圆觉洞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三里云居山。清道光《安岳县志》 卷7: 真相寺 “在治东南三里云居山。宋建。有圆觉洞。前山顶有亭,邑令江伍图建,奉希夷石刻像。乾隆丙申,邑令徐观山迁希夷像于洞,复修其亭”。今有唐、五代、北宋摩岩造像一百零三龛,历代碑记二十五处。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三里云居山。清道光《安岳县志》 卷7: 真相寺 “在治东南三里云居山。宋建。有圆觉洞。前山顶有亭,邑令江伍图建,奉希夷石刻像。乾隆丙申,邑令徐观山迁希夷像于洞,复修其亭”。今有唐、五代、北宋摩岩造像一百零三龛,历代碑记二十五处。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四十五里五眼井村。《清一统志·宁武府》:五眼井堡“北至边墙三里,明崇祯十年筑,周百丈, 为外边内边之要枢”。在今山西省偏关县东北。明崇祯十年(1637年)筑。为当时外边内边之要枢。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南九河白族乡(白汉场)。由剑川出中甸、维西要道。清有经制外委驻此。
北宋置,属射洪县。在今四川射洪县北十里。《元史·杨文安传》:至元元年(1264),“宋兵攻潼川,行省命文安赴援,败宋师于射洪之纳坝,斩获甚众”。
指唐代郪县城。即今四川三台县。杜甫在梓州郪县,写有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弟武判官弟赴成都府》、《九月》 等诗。
即今河北博野县西北十五里北杨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博野县图:西北有北阳村。
唐显庆三年 (658) 以西突厥处木昆部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8世纪前期废。唐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处木昆部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带。辖境
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4同州大荔县:红善泉在“州西南四十里……自平地涌出,流入渭河,州人资以灌溉”。
即今湖北黄陂县西北二十二里罗汉寺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黄陂县西北有罗汉寺市。
一名皇藏峪。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九龙山中。相传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曾藏匿于此。山顶有瑞云寺,为北宋端拱二年 (989) 建。寺旁有皇藏洞、拔剑泉、洗钵池、九龙窝、仙人床、观景峰等胜迹。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南隔江江根村。明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