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哲里木盟

哲里木盟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崇德至顺治年间,清廷先后将蒙古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四部编分为十扎萨克旗,共为一盟,隶理藩院。会盟地定于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哲里木,故名。盟境约当今内蒙古兴安盟、哲里木盟大部、吉林省西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和辽宁省北部。自乾隆年间至清末,在盟境先后设置许多府厅州县,分隶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民国时由蒙藏院 (1914)、蒙藏委员会 (1928) 管辖。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取消哲里木盟,改置兴安南分省 (后改兴安南省),而将郭尔罗斯前、后旗和杜尔伯特旗分别划归吉林省和滨江、龙江省 (伪满所置)。1945年解放后复设哲里木盟。1946年析其北境建立兴安盟 (后撤销,1980年复置)。哲里木盟辖科尔沁左翼三旗、库伦旗、奈曼旗、通辽县、开鲁县和扎鲁特旗,属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3年撤销哲里木盟,所属旗县隶自治区东部公署; 1954年东部公署撤销,复设哲里木盟。1969年划归吉林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旧盟名。明为科尔沁部地。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科尔沁部六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后三旗)、郭尔罗斯部二旗(分前、后各一旗)、扎赉特部一旗、杜尔伯特部一旗,共十旗会盟于哲里木山(今科尔沁右翼中旗境),置哲里木盟,盟名始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1914年后分属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科尔沁左、右翼六旗属奉天省,郭尔罗斯前旗属吉林省,郭尔罗斯后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属黑龙江省)。1929年后属南京政府蒙藏委员会。1946年解放后成立哲里木盟政府(驻巴音塔拉);并析科尔沁右翼前、中、后三旗及扎赉特旗置兴安盟。1947年迁驻通辽,属辽北省。1947年扎鲁特旗、奈曼旗自昭乌达盟划入。1948年库伦旗自昭乌达盟划入。1949年开鲁县自热河省划入,同年撤销科尔沁左翼前旗,并入彰武县、科尔沁左翼后旗和库伦旗;同年撤销辽北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科尔沁右翼中旗自呼伦贝尔盟划入。1969年划归吉林省。1979年复属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析出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兴安盟。1985年析扎鲁特旗,置霍林郭勒市。1999年撤销,改设地级通辽市。


猜你喜欢

  • 高迁村

    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三十四里高迁乡。明嘉靖 《获鹿县志》 卷2乡社: 有高迁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获鹿县图: 东南有高迁村。

  • 南智州

    唐贞观元年 (627) 改智州置,治所在文谷县 (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贞观十年 (636) 以后废。

  • 杨绪沟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獭河,为小清河旧渠之上源。《水经·济水注》:杨绪沟水“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西北径土鼓城东,又西北径章丘城东,又北径宁戚城西,而北流注于济水也”。《寰宇记》卷19章丘县:“杨绪水,一名

  • 上棘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水经·颍水注》:“颍水又径上棘城西。”古城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北。《水经注·颍

  • 狼山县

    ①唐渤海国置,属晴州。治所在今朝鲜狼林山附近。辽徙废。②1944年改狼山设治局置,属绥远县。治所在永安堡 (今内蒙古临河市北狼山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撤销,并入杭锦后旗。(1)古

  • 神武县

    ①东魏置,为神武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南。后废。②北齐置,为神武郡治。治所在今山西神池县东北。后为太平郡治。北周改属广安郡。隋属马邑郡。唐初废。辽复置,为武州治。移治今山西神池县。金废。古县名。(

  • 辅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汝南县置,属广州。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大业二年 (606) 移治今郏县西北五里,属汝州。三年 (607) 属襄城郡。四年改为郏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治

  • 九矶滩

    在今湖南沅陵县北三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九矶滩“矶凡有九,环峙中流,长可二里”。

  • 朱雀大街

    唐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内作为中轴线的一条南北大街。自皇城朱雀门至郭城明德门的南北大街,即朱雀门街。《旧唐书·地理志》 京师:“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

  • 石娥溪

    在今陕西商州市西仙娥峰下。唐李白曾游此,作有《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在今陕西省商洛市西仙娥峰下。唐李白曾游此,作有《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