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阗河
即今新疆西南部的和田河。有二源: 东源曰玉龙喀什河,出策勒县东南,西源曰喀拉喀什河,出和田县西南,二源至和田县北会合后,称和田河。北流至阿克苏市东南入塔里木河。《清一统志· 和阗》: 和阗河 “在和阗北。即玉陇哈什、哈喇哈什二河,至喀提里什地复合者,源流一千二百里,会叶尔羌、喀什噶尔诸水,即大河南源也”。
即今新疆西南部的和田河。有二源: 东源曰玉龙喀什河,出策勒县东南,西源曰喀拉喀什河,出和田县西南,二源至和田县北会合后,称和田河。北流至阿克苏市东南入塔里木河。《清一统志· 和阗》: 和阗河 “在和阗北。即玉陇哈什、哈喇哈什二河,至喀提里什地复合者,源流一千二百里,会叶尔羌、喀什噶尔诸水,即大河南源也”。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恭州。治所在州东五里 (今云南昭通市坝子内)。八年 (625) 属曲州。天宝后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改梁兴县置,属道州。治所在湖南宁远县东南。后移今宁远县。天宝
1945年于旧宁夏城置,为宁夏省会。治所即今宁夏银川市。取流经市境之黄河 (银川) 为名。1958年后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西倚贺兰山,东濒黄河。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之九洲口。《舆地纪胜》卷116化州: 南廉水 “在古廉江县东七十步。水源自容州陆川县龙豪乡,东南流经窖口入海。通廉州合浦县界”。
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五十里新市城。《寰宇记》 卷64德州安陵县: “唐元和二年横海军节度使郑权奏,德州安德县渡黄河南邻齐州临邑县有灌家口草市。顷者成德军于市北十里筑城名福城,城缘隔黄河与 齐州临邑县对岸
北周天和元年(566)改武乡县置,属褒中郡。治所即今陕西汉中市东北武乡镇。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 九年(626)废。古县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改武乡县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东。属汉
唐贞观七年 (633) 置,后属羁縻笮州。治所在今四川红原、马尔康县境。后废。
南北朝时吐谷浑建。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水经·河水注》: “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
明南京城门名。在清凉门西北。因面临秦淮河而得名。即今江苏南京城西北定淮门。20世纪50年代城门被拆除。
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五十里,接芜湖市界。《清一统志·太平府一》:天成湖“在芜湖县东南十五里。一名天圣湖。广一百八十顷。由荆沼港入长河”。今通称为荆山河,在濮家店对岸入青弋江。《舆地纪胜》谓在当涂县,误。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即此。在山东省泗水县东南,西连回峪山,北隔沂水与尼山对峙。东南—西北走向。主峰海拔40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