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为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熙州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柱山、桐城市以南,铜陵县以西的长江以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为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熙州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柱山、桐城市以南,铜陵县以西的长江以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盛唐郡。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利州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市)。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广元县:“碑云:在《易》曰广大配天地,在《春秋》谓一为元, 以示张大之意。”辖境相当今四川梓
春秋时戎蛮居地。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新成: “蛮中,故戎蛮子国。” 《续汉书 ·郡国志》 河南尹新城: “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 《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陆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西。《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西乐堡“在卫西”。
在今福建龙岩市南。《方舆纪要》 卷99龙岩县: 奇迈山 “在县南二十里。一名九峰岐,嵯峨拱峙,森如列戟”。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平顺县 “照城” 条: “益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今为城头村,……慕容永所筑。”
①又名㶟余河、温余河、榆河。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有南、北两水。北水称北沙河,源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南。南水名南沙河,源自海淀区西北龙泉寺,汇西山诸泉东流,于沙河镇东南窦各庄与北沙河相
东魏武定中侨置,为南广州襄城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襄城县境。北周废。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十里十里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容县图:东北有十里墟。
①即古卢龙山。在今河北迁西县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乌龙山“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古卢龙山也。卢龙塞当在其地”。杨守敬《水经注疏》谓卢龙塞即“今潘家口”。②一名乌山。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宋《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西灰井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