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熙平二年(517)建,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十六里大力山下巩县石窟寺。东西魏、北齐、隋、唐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宋代名十方净土寺。清改名巩县石窟寺。又称十方净土寺。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建,在今
古泽薮名。又作阳华、阳纡、杨陓。旧说在今陕西境,有在陇县、凤翔、华阴、泾阳等说法。《周礼·职方》 冀州:“其泽薮曰杨纡。”《淮南子·坠形训》:“秦之阳纡。”皆指此。古泽薮名。又作阳华、阳纡、杨陓或杨汙
在今广东中山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北台山,“《志》云,相近者有寿星塘山,塘广数亩,在山之北。野史,宋端宗崩于舟中,葬寿星塘。今塘侧有陵迹五处,盖遗臣马南宝所筑疑冢也。其地亦名坟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南郑县有中梁山。《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中梁山,“《汉中郡记》云,镇梁州之中,故以为号”。在重庆市西部。系华蓥山南段分支。北起合川市,往南至江北区称西山,至
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于蜀国都城成都置,为蜀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汉时兼为益州治。三国蜀汉建都于此。西晋为蜀郡及益州治。成汉都于此。东晋为蜀郡及益州治。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复为蜀郡
又称东路中右后旗。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 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蒙滚第日特东北,克鲁伦河东岸。
1918年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即今新疆呼图壁县。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 “准语,胡图克拜者,吉祥也。今彼中之谚,易曰呼图壁,译为有鬼。” 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49年改名
一作漅湖。即今安徽中部之巢湖。《寰宇记》卷126庐州巢县: “巢湖在县西南一十五里,自合肥县经过。一名巢湖,一名樵湖。一名焦湖。云巢县陷为湖。” 《陈书·樊毅传》: 太建十一年 (579),“周将梁士
傥谷与骆谷的总名。在今陕西洋县北。
西魏废帝三年(554)置,属光迁国。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北周保定二年(562)改为永清县。古县名。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析房陵县置,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属光迁国。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