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
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巴音托海镇。1934年为索伦旗驻地。1948年命名为巴音托海(蒙古语意为 “富饶的河套”)。
村名。在山东省平邑县西北部。属仲村镇。人口 2630。原名原孝屯,又称原宪屯。《费县志》载:传说为原子(原宪)故里。因居仲村南,1958年改今名。产小麦、玉米。新枣公路经此。
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巴音托海镇。1934年为索伦旗驻地。1948年命名为巴音托海(蒙古语意为 “富饶的河套”)。
村名。在山东省平邑县西北部。属仲村镇。人口 2630。原名原孝屯,又称原宪屯。《费县志》载:传说为原子(原宪)故里。因居仲村南,1958年改今名。产小麦、玉米。新枣公路经此。
在今陕西澄城县南五十里伏龙里。唐置折冲府于此。
①即今河北磁水。《寰宇记》 卷60无极县:资河 “从镇州九门县东北界,资河水入无极界,东南入滹沱河”。即此。②在今湖南省中部。南源夫夷水出广西资源县南,西源赦水出城步苗族自治县北,在邵阳县汇合后,北流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寰宇记》 卷161茂名县: 思乾井 “在县东一里。潘真人炼丹之水,味甚香美,煎茶试之,与诸水异。高力士尝奏取其水归朝”。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积极宣传“灭洋”主张。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宣传“灭洋”主张。
金兴定二年 (1218) 置,属泗州。治所即今江苏睢宁县。元初废,至元十二年 (1275) 复置,属淮安军。十五年 (1278) 改属邳州。明属淮安府。清属徐州府。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
即今山东平阴县南孔村镇。清嘉庆《平阴县志》卷3:孔村铺“在城南三十里”。
在今豫西、渭南群山中。《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
在今江西黎川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七星涧水“出县南之福山,中有七石,因名。西流经县西南二十里之高台山,与西溪诸水合,折而北,至城南合黎水”。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大安山。以在安山下,故名。明、清时为安山闸,系运河中枢总汇之地。(1)在河北省昌黎县北部。面积80.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山,人口 3120。因镇北安山得名
1940年由沙县、明溪、永安三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三元镇(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1956年与明溪县合并,改设三明县。因设治于三元镇,故名。旧县名。1940年析沙县、明溪、永安三县各一部置,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