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西吉水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黎洞” 条下: 神洞 “在县南五里。一径如线,依山俯涧,略可容足。不百步即宽平,中有田百亩,甚肥沃。两山含翠,高入云”。
①在今浙江海盐县城。《清一统志·嘉兴府一》:伯牙台“在海盐县东门外二十步,台侧有闻琴村、闻琴桥。相传伯牙鼓琴于此。台址犹存”。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清汪中《伯牙台铭》序:“自汉阳北出二里有丘焉,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四年(前251),栗腹伐赵,“至宋子”。同书《刺客列传》:秦灭燕,“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正义》:“宋子故城在赵州
元大德年间,指挥使哲彦布哈所建。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元史·文宗纪》: 致和元年(1328),燕铁木儿奉怀王于大都,与上都相持于隆镇卫,“隆镇卫指挥使斡都蛮以兵袭上都诸王灭里铁木儿、脱木赤于陀罗台,执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濠州置,属河南行省。治所在钟离县 (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以城临濠水得名。辖境相当今安徽蚌埠、凤阳、定远、怀远等市县地。二十八年 (1291) 复为濠州。至正二十七年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民国初置县佐驻此。
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设高雄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高雄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高雄县 (凤山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高雄市北、东、南侧。面积2832.5平方千米。人口约123.7万。辖1
一名圣人岩。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寰宇记》卷44晋城县:“石人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有双石高标类人形。”在河南省中西部鲁山、嵩县、南召三县交界处。为外方山主峰,最高峰蛤蟆石,海拔 2153 米。为汉水、
即今福建清流县东北黄柏洋。《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 “九龙滩” 条下: “又黄柏洋,在县东五十里。宋文天祥尝引兵驻此。”即今福建省清流县东北。相传宋末文天祥引兵驻此。
岷山别称。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舆地广记》 卷30汶山县: “岷山在西北,俗谓之铁豹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