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十三万户

十三万户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沿金制,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至元五年(1268)。据《西藏王臣记》载:前藏有六:嘉玛、止贡、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后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绛、古尔摩、曲弥、襄、霞鲁;前藏、后藏间有羊卓,共计十三。


藏文典籍中对元代在前藏、后藏所设的十三个万户的总称。元代全国均设万户官职。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前藏、后藏各万户始置于蒙古至元五年(1268年)。据《西藏王臣记》载,前藏有六:嘉玛、止贡、蔡巴、塘波且巴、帕竹、雅桑;后藏有六:拉堆洛、拉堆绛、古尔摩、曲弥、襄、霞鲁;前藏、后藏间有羊卓,共计十三。其他藏籍有多种说法。


猜你喜欢

  • 巩宁城

    一名满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筑,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郊。三十八年(1773)为乌鲁木齐都统及迪化直隶州驻地。同治三年(1864)毁于兵燹。

  • 浠水

    即希水。在今湖北浠水县东南。浠水县以此名。《舆地纪胜》 卷 74 蕲州: “浠水源出云山。” 《方舆纪要》 卷76蕲水县: 浠水 “在县治南。亦名南门河。源出江南英山县之英山下,流经罗田县,入县境,环

  • 汤村镇

    简称汤镇。即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宋《乾道临安志》卷2:汤村镇“本仁和镇,端拱元年改,隶仁和县”。明永乐十一年(1413)镇为海潮所陷,后复涨为平陆。宋苏轼开汤村运盐河,即此。古镇名。即今浙江省

  • 油溪市

    即今湖南新化县北六十里油溪乡。清光绪《湖南通志》 卷1新化县图: 县北有油溪市。

  • 平番县

    清雍正二年(1724)改庄浪千户所置,属凉州府。治所即今甘肃永登县。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1928年改为永登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庄浪所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属凉州府。1928年改永登

  • 东镇山

    在今浙江台州市东东海中。明万历《黄岩县志》卷1:东镇山“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临海记》云:洋山东百里有东镇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中四岙,极险峻,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俗呼高丽头”

  • 王子庄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方舆纪要》卷64沙州卫:王子庄“在沙州东。正德十年,吐鲁番由此内犯”。

  • 沙尖子

    即今辽宁桓仁县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沙尖子镇。西隔浑江与宽甸满族自治县分界。民国《奉天通志》卷80桓仁县:大雅河“东南径沙尖子村西,村为县治南境江沿集镇”。

  • 石冈县

    西魏置,属武康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五指乡石冈。《寰宇记》卷69平泉县:“石冈溪在县北三十八里平泉县界,分栋山在两岸,枕石带冈以为名。”县以此为名。北周以后废。

  • 梅厂村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二十一里梅厂镇。清乾隆 《武清县志》 卷1里社: 崔二里有梅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