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脩) 县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十三里。东汉属勃海郡。西晋迁治今景县东九里。隋开皇五年 (585) 改名蓨县。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十三里。东汉属勃海郡。西晋迁治今景县东九里。隋开皇五年 (585) 改名蓨县。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乌添径“在县东北七十里。长二三里,崇冈叠,起伏蟠曲。其相近者为榄径,乔木森密,猿猴聚居”。
即今江西东乡县东北珀玕乡。《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东乡县:白玕镇在“县东四十五里。有巡司, 为路出安仁之中道。旧有安东公馆,今废”。
在今甘肃广河县西。《寰宇记》 卷154河州大夏县: “金剑山在县西二十里,亦有金剑故城,一号金柳城,即前凉曾为金剑县于其中。”
西汉元帝刘爽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北大寨东乡。《汉书·元帝纪》: 竟宁元年 (前33),“葬渭陵”。臣瓒曰: “渭陵在长安北五十六里。”汉元帝刘奭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北原上。
(皁) 河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6无为州: 直皂河 “在州东南二十里”。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文圃山。层峦叠嶂,深洞长谷。有龙池岩及云岳、云峰、云泉、云峤诸胜。《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文圃山“在同安县西。上有花圃蔚然,唐文士谢修尝居此”,故名。
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莞渎。《清一统志·海州》 “板浦镇” 条下: 莞渎镇 “在州东南百四十里。亦有盐场”。《清史稿· 地理志》: “海州有莞渎场。”
即龙城。亦名黄龙城、龙都。东晋咸康七年(341) 慕容皝筑,即今辽宁朝阳市。《晋书·慕容皝载记 (附阳裕传)》: “及迁都和龙,裕雅有巧思,皝所制城池宫閤,皆裕之规模。” 又 《冯跋载记》:慕容永 “
又名禾山。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秋山。《方舆纪要》 卷87永新县: 秋山 “一名禾山”。
在今浙江鄞县西部横街镇北、高桥乡南。旧名莺脰湖,约形成于南朝齐、梁之际。唐大历八年(773)更名广德湖。《新唐书·地理志》 明州鄮县:“西十二里有广德湖,溉田四百顷,贞元九年刺史任侗因故迹增修。”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