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伏波山

伏波山

又名岩山、洑波岩。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北漓江西岸伏波山。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夹城“北抵伏波山缘”。南宋范成大《桂林虞衡志》:“伏波岩,在离江之滨,突然而起,且千丈。下有洞,可容二十榻,穿凿通透,户牖旁出,有悬石如柱,去地一线不合,俗名马伏波试剑石。前浸江滨,波浪汹涌, 日夜漱啮之。”东麓有还珠洞,洞前石脚插入漓江,为绝胜处。有唐代摩岩造像二百余尊。


猜你喜欢

  • 建武城

    明万历二年 (1574) 建,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明置建武千户所。清康熙六年 (1667)改设叙州通判。乾隆元年 (1736) 设巡检,四十三年(1778) 改设都司。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栅浦

    即今浙江台州市 (椒江区)西十里栅浦乡。《方舆纪要》 卷92临海县: 栅浦 “在海门卫东南(案: 应为“西”之误),嘉靖中倭贼由此入海门港,又由此犯松门卫”。

  • 归义镇

    在今湖南汨罗市东南。明置巡司于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中东部,北濒义昌河,东通广东省。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圩,人口1.1万。以旧归义州得名。1951年为岑溪县七区,195

  • 南靖县

    元至正十六年 (1356) 改南胜县为南靖县,属漳州路。治所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城。明嘉靖四十五年 (1566) 移治大帽山麓,南去旧治二里许。万历二十三年 (1595) 还旧治。1938年移治山城镇

  • 金井河

    在今陕西柞水县东。为夹水上游。《水经·沔水注》: 甲水 “出秦岭山,东南流径金井城南,又东径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水经注疏》: “会贞按: (金井) 城在今镇安县 (今属柞水县) 东北,故今水有金

  • 建昌路

    ①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建昌府置,属罗罗斯宣慰司。治所在建安州 (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冕宁、西昌、普格以东,大凉山、金沙江以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建昌府。②

  • 十里堠

    即今山西忻州市北十里堠。清光绪《忻州直隶州志》卷13:十里堠“距城十里”。

  • 胪滨府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以胪朐河 (即克鲁伦河) 为名。1913年改胪滨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属黑龙江省。1913

  • 新垒头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新垒头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西北有新垒头。

  • 隋恭帝陵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司家庄附近。唐武德二年 (619),隋恭帝杨侑死后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