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吾县

伊吾县

①西晋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北。北魏废。

②唐贞观四年(630)置,为西伊州治。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六年(632)为伊州治。后废。

③1944年升伊吾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阿都鲁克(今新疆伊吾县)。以哈密的古名伊吾为名。


(1)古县名。(1)西晋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北。属敦煌郡。元康五年(295年)后属晋昌郡。北魏废。(2)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为伊州治。安史之乱后地入吐蕃。(2)今县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天山东段北坡。属哈密地区。面积1.7万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1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伊吾镇。伊吾(维吾尔人称阿热吐柔克)是汉、晋时期汉语对今哈密一带的称谓。元代始称哈密力,清代称哈密。哈密、伊吾两个名词同是由“昆莫”一词演化来的。早在匈奴人进入西域前,乌孙人便在这里居住,并在此设立牙帐,乌孙人称王为“昆莫”(太阳伯),王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作“昆莫”,所以库木勒、哈密力、哈密、昆莫、伊吾均是“昆莫”一名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译法。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之乱后,因哈密维吾尔首领玉素甫征战有功封为郡王,将哈密和天山的北段,现伊吾县境为其封藩。哈密遂在此设官治理。1937年设伊吾设治局,1944年升县。1949年属哈密专区,1970年属哈密地区。有托勒库勒盐湖,位于盐池乡,面积28.9平方千米。冰川63条,冰储量23.714亿立方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野生动物有野双峰骆驼、马鹿、狗熊、雪豹、雪鸡、野驴、盘羊、鹅喉羚、野山羊、猞猁、狼、狐狸等。药用植物有雪莲、枸杞、党参、掌参、发菜、锁阳、大芸、甘草、大黄、麻黄等。矿产有金、铜、铁、煤、钼、芒硝、明矾、石灰石、玛瑙、水晶等。交通干线主要有302省道。名胜古迹有鸣沙山、八戒山、大小白杨沟和淖毛湖乡哈尔赛村新石器时代居民遗址、于前山乡塔尔特麻扎尔(圣人坟)、盐池古城、苇子峡乡古墓葬群等。纪念地有伊吾县烈士陵园、胜利峰碉堡及“伊吾四十天保卫战”陈列室等。


猜你喜欢

  • 赖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葛仙乡

    即今江苏句容县西南葛村镇。《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宁县: 葛仙乡 “在府东南七十里。明初,王师败陈埜先于秦淮河上,追之至此,乡民执埜先杀之”。

  • 中江县

    ①北周天和二年(567)于中江水滨置汉安戍,寻改为中江县,属资中郡。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隋开皇元年(581)避杨忠讳改为内江县。②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玄武县置,属潼川府。治所即今四川中

  • 马敞集

    一名马厂集。即今河南太康县东南马厂乡。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马敞集,东南二十五里。”

  • 积庆镇

    金置,属宁河县。在今甘肃和政县境。

  • 厨北县

    隋开皇六年 (586) 改落丛县置,属兴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开皇八年 (588) 改为鸣水县。

  • 南郦县

    北魏析郦县置,属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北周复名郦县。古县名。北魏改郦县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北。属武关郡。北周复为郦县。

  • 缑山

    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作有 《缑山西峰草堂作》 诗。古称缑氏山、覆釜堆、抚父堆。在河南省偃师市南。东西长1千米。山体为红砂岩。海拔308米。山上有武则天手

  • 大城镇

    一名大城关、大成潭镇。在今湖北黄陂县北八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江西省高安市东北部。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城街,人口6300。1924年邓姓建村,以附近大城庙得名。1950

  • 平州水

    即今四川平昌县东北通江河,为渠江上游支流。《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平州水“东北自广纳县界来,南流经县东五里,又南合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