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内县
隋开皇初置,属朔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大业初属马邑郡。唐贞观十四年(640)废。
古县名。隋开皇初改云中县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属马邑郡。隋末废。
隋开皇初置,属朔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大业初属马邑郡。唐贞观十四年(640)废。
古县名。隋开皇初改云中县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属马邑郡。隋末废。
亦作阿当衣河。即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东流入海之夏拉希附近之河。清康熙《皇舆全览图》:库页岛东海岸有“阿当衣河”。光绪《吉林通志》卷23库页岛之水:“阿当吉河,出阿当吉山东麓,两源合东流入海。
即今福建将乐县东北高唐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高滩市 “在将乐县东四十里”。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八十里。《清一统志·昭通府》引《旧志》:“八匡河,源出却佐山箐,又名却佐溪,下流六十里,合勿食料溪,又八十里入白水江。”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境。后废。
即加罗希。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万伦之柴也。见明王宗载 《四夷馆考·暹罗馆》。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南洋记》 作斜仔。
即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清白口乡。位于清水河入永定河汇口处。清有巡司驻此。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白口。明嘉靖《赣州府志》卷5雩都县:白口(渡)在“县东南四里”。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雩都县有白口塘,“此地向设有盐卡”。
明代西藏地方建置。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伯木古鲁(即帕主)为万户之一,元末势力最强,兼并邻部,至正十三年(1353)受封为大司徒,入明后又击降萨迦,控制乌思藏大部地区,明洪武八年(1375)封万户,永乐
在今湖南长沙市北十里,湘水东岸。《方舆胜览》 卷23潭州: 骆驼咀 “在浏口。谚云: 骆驼咀圆出状元”。
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福、建(南宋升为建州府)、泉、南剑、漳、汀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元代分为福州、建州、泉州、兴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八路。明初改为八府,因之有八闽之称。元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