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乌苏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南乌兰乌苏镇。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乌鲁木齐:乌兰乌苏台“西至安集海一百一十里”。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南乌兰乌苏镇。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乌鲁木齐:乌兰乌苏台“西至安集海一百一十里”。
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元史·太祖纪》:六年(1211)秋七月,“命庶别攻乌沙堡及乌月营,拔之”。即此。
在今湖南湘潭市西。《清一统志 · 长沙府》: 陶公山 “在湘潭县西七里。旧多古木。晋陶侃镇潭州,卜筑于此,因以为名。《县志》: 山下临深潭,曰锦石湾。潭畔有石,踞江拥沙而起,色赤如锦,因名”。今山上有
在今湖南慈利县西。《舆地纪胜》卷70澧州:马涡洞“在慈利县西之团崖山。洞有石笋,其石玉碧。亦产钟乳鹅管,光彩灿然”。
①隋大业初改越州置,治所在合浦县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北流、陆川、浦北、合浦、北海及广东廉江、湛江、海康、徐闻等县市间地。寻改为合州。②唐总章三年 (670) 置,属戎州都督
唐贞观三年 (629) 析将乐县置,属建州。即今福建顺昌县。景福二年 (893) 改名永顺场。唐贞观三年(629年)析将乐县置,在今福建省顺昌县。属建州。景福二年(893年)改名永顺场。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融州。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贞观十三年(639)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属融州。贞观十三年(639年)废。
元置,为开成府(后降为州)治。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开城乡。明属平凉府,成化三年(1467)废。古县名。元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南开城。元先后为开成府、开成州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属平凉府。
旧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十里鸣沙山东麓。清光绪庚子 (1900) 王(圆录) 道士在扫除积沙时,发现一石室 (藏经洞),内藏书卷极富,从西凉建初元年 (405) 至北宋至道元年 (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南。清咸丰《开县志》 卷13: 裕泉井 “乾隆三十四年开,煎锅十八口”。
①北魏延和元年 (432) 改雍州置,治所在蒲坂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万荣、临猗等市县地。太和中废。东魏天平中复置。北周明帝二年 (558) 改为蒲州。②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