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寨
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临江乡。《方舆纪要》 卷59阶州文县 “铁炉寨” 条下: “临江寨在县北百二十里,其下为临江渡。《通志》: 今为临江关驿。”
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置,即今甘肃省宕昌县南临江镇。属岷州。后废。
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临江乡。《方舆纪要》 卷59阶州文县 “铁炉寨” 条下: “临江寨在县北百二十里,其下为临江渡。《通志》: 今为临江关驿。”
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置,即今甘肃省宕昌县南临江镇。属岷州。后废。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黎州置,治所在汉源县 (今四川汉源县北九襄镇)。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甘洛三县及越西、冕宁二县北部,泸定县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黎州。
①又名鄢水。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水经·沔水注》:“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又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黄泥港。清时有把总驻此。
即今甘肃玉门市北宽滩山。《清一统志·安西州》: 宽台山 “在玉门县赤金所东南,嘉峪关西。山宽如台,故名”。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二十五里南口镇。地当居庸关之南,故名。北魏称下口,北齐称夏口,元始称南口。为京北要冲,历为兵家争战之地。《元史·札八儿火者传》: 太祖用兵中都,金人持居庸之塞守卫,令札八儿轻骑前导
即一全坞。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注引《杜氏新书》曰:“恕遂去京师,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垒壍之固,小大家焉。”即“一全坞”。
即今湖南邵东县驻地两市镇。原属邵阳县。清光绪《邵阳县志》卷3:由麦子坑向东,“十里至两头塘”。1952年置邵东县治此。
又名九顶山。在今山西沁源县西北。清康熙《沁州志》卷1:灵空山“在(沁源)县西北六十里。其势峭削,四围石壁如屏,西与霍太山相连。岩洞幽深,林木葱郁,上下径路陡峻,石磴盘折,俗呼为十八盘。半空有仙、峦二桥
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方舆纪要》卷92太平县:迂江“在县东。源出王城山之桃溪……东南抵县城,北通黄岩,为舟楫交会之冲,又东至新河所城,乃为迂江, 阔二里,东入海”。
一作酒店镇。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二十八里四安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北有“陈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