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涌
清光绪七年(1881)建屯,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北东盛涌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延吉县:“县属东盛涌,距县市二十余里,龙井村十五里。”
清光绪七年(1881)建屯,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北东盛涌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延吉县:“县属东盛涌,距县市二十余里,龙井村十五里。”
在今湖北孝昌县北。《舆地纪胜》 卷77德安府: 董城,“ 《旧经》云: 志阳县城本名董城。因孝子董黯得名”。《晋书·朱伺传》: 建兴中,朱伺潜军袭破陈声,“声东走,保董城”。即此。
在今江苏宜兴市。市西南为上渎,市东北为下渎。《方舆胜览》卷4常州:百渎“上百渎至宜兴县五十七里,下百渎至宜兴县五十里。荆溪既居下流,受数郡之水,古人以一渎不能当,故于震泽之口疏为百派。又开横塘一道,绵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南万年河。《清一统志·饶州府一》:竹屯河“在万年县西南。亦名姚源水。自贵溪县流入,径县南,又西流至余干县东三十里古楼埠,会冯田水。在余干者又名古埠水。滩高水浅,少旱则流绝,舟楫难行。《
北魏置,为广苌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广坪河注入嘉陵江处。后废。
辽置,为祖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古城。金废。据《辽史·地理志》:祖州城“幅员九里”。长霸县衙在祖州城内东南横街之东。
亦称川边特别行政区。1912年改川滇边务大臣置川边经略使,1914年改为川边特别区域。因在四川省的西边,故名。治所在康定县(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及西藏昌都地区。1939年并入西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龙滘水“出县西南三十里龙头山,南流入于南海”。
东魏天平初置,属阳州宜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八里伊水西岸旧县乡。隋废。古县名。东魏置,治今河南省嵩县西南旧县堡。属宜阳郡。隋废入陆浑县。
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金废。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析白马县南境置,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因地处韦氏之国,故名韦城。属汴州,后历属杞
明洪武初改水特姜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永乐十二年(1414)属思南府。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明洪武初以水特姜长官司改名,治今贵州省思南县。二十二年(1389年)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