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河
一名紫阳河。即今四川绵竹县西南射水河。《方舆纪要》卷67绵竹县:三溪河“在县东北。源出紫岩山下,亦名射水河,下流入绵州罗江县界”。
一名紫阳河。即今四川绵竹县西南射水河。《方舆纪要》卷67绵竹县:三溪河“在县东北。源出紫岩山下,亦名射水河,下流入绵州罗江县界”。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晋书·陶侃传》:西晋末, 杜弢乱, “时周为荆州刺史, 先镇浔水城,贼掠其良口”。《方舆纪要》 卷76蕲州: 浔水城 “在州东。《浔阳记》 谓之兰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02乳源县 “双峰山” 条: “县治北一里有钟乳岭。一名丰冈岭。形如卧象,县之主山也。山腰有岩穴,穴中有水南流。产钟乳充贡。成化初,督臣韩雍奏革。” 乳源县
南宋庆元四年(1198)置,在今福建永安县北。元废。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置,在今福建省永安市北。元废。
一名七里头。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七里滩镇“旧为盗贼出没之所。向有巡司。嘉靖中移置于保康县之常平堡”。
①即今河北曲阳县北通天河。《尚书· 禹贡》: “恒、卫既从。” 《汉书·地理志》 上曲阳县:“恒山北谷在西北,…… 《禹贡》 恒水所出,东入滱。” 《清一统志·定州》: 恒水,“ 《旧志》: 有横河在
又名唐家场。即今四川大邑县东南唐场镇。清嘉庆 《邛州志》 卷3大邑县: 唐家场在 “县南四十里”。出产腐乳有名。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罕鄂尤特东南。
指辽五国部之一的越里吉,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宋徽宗被金人俘获,囚死于此。即“越里吉”。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宜君郡。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西南三十里黄堡镇。西魏末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