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洲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北二十里长江滨。《宋史·贾似道传》:南宋德祐初,元军沿江东下,贾似道师次芜湖, “时一军七万余人,尽属孙虎臣,军丁家洲。似道与夏贵以少军军鲁港”。即此。
在今安徽省铜陵县东北长江中部。《续资治通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贾似道“以精锐七万余人尽属孙虎臣,军于池州之下流丁家洲”,即此。
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北二十里长江滨。《宋史·贾似道传》:南宋德祐初,元军沿江东下,贾似道师次芜湖, “时一军七万余人,尽属孙虎臣,军丁家洲。似道与夏贵以少军军鲁港”。即此。
在今安徽省铜陵县东北长江中部。《续资治通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贾似道“以精锐七万余人尽属孙虎臣,军于池州之下流丁家洲”,即此。
即厉山。在今湖北随州市北。《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随县注引《帝王世纪》曰:“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
即今河南新蔡县北三十八里龙口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2:咸丰八年(1858)一月,清军“退守新蔡之龙口集”。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信都镇。《元和志》 卷37封阳县: “在封水之阳,故名。”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南齐复属临贺郡。隋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贺州,贞观元年 (
即今安徽全椒县南武岗镇。清康熙 《全椒县志》 卷3: 武家岗在 “南十五里”。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历都安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检江以行舟。《益州记》 曰: 江至都安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
宋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秦安县。金正隆中升为秦安县。北宋置,即今甘肃省秦安县。属秦州。金正隆中升为秦安县。
在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源出密山市西北,东北流经宝清、富锦,于饶河县北东安镇南注入乌苏里江。据民国郭熙楞 《吉林汇征》 载: 饶河县“以挠力河得名。满语曰诺罗,为禽鸟众多栖集之地。汉音则讹为挠力”。另据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清一统志·叶尔羌》: 萨纳珠山 “在叶尔羌东南,萨纳珠东南,自英额齐盘至此,东西延亘,为叶尔羌南境诸山,皆由葱岭分支,东南行六百余里,接和阗南境”。
亦作北山、郏山、芒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王田北山”。杜注:“北山,洛北芒也。”《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刘祉“葬于洛阳北芒”。其后,王侯公卿多葬于此。又《梁鸿传》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哈尔滨市 (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双城、阿城、宾县、绥化、望奎、庆安、铁力、海伦、绥棱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