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乐蔼传》:“永明八年,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称兵反,及败,焚烧府舍,官曹文书一时荡尽。齐武帝见蔼,问以西事,蔼占对详敏,帝悦,用为荆州中从事,……”巴东王子响叛乱失败后,焚烧府舍文书,后齐武帝萧赜
同“马革裹尸”。明朱鼎《玉镜台记.系狱》:“吾儿今死王事呵,纵然马革包尸,国史清名无玷。”
同“唾壶击缺”。宋朱松《次张演翁林元惠韵》:“诗成华烛留残蜡,客醉高歌叩缺壶。”
《庄子.让王》:“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事又见《韩诗外传》第一卷第九章、汉.刘向《新序.节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弥:越。和( ㄏㄜˋ hè ):唱和。 歌曲越高雅,唱和的人越少。语出《文选.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清.钱大昕《与友人书》:“六经三史之文,世人不能尽好。至于传奇之演绎,优
蓰( ㄒㄧˇ xǐ ):五倍。什伯:同“十百”。 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 表示事物之间差别很大。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同“卫鹤”。明李梦阳《七夕边马二宪使许过繁台别业不成辄用七字句述我志怀二十韵》:“宠岂尽轩卫国鹤,画宜偏骇叶公龙。”
参见:掐掌流血
原为“忍不可忍”,指忍受令人不能容忍的事情。后作“忍无可忍”,意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表示忍耐已到了极限。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初从曹操为司空军谋掾,阳平太守。魏明帝临
又作“民生国计”。国计:国家财政经济。民生:民众生活。指李鸿章上奏条陈说:中国自己设立轮船招商局,使中国轮船航行,利益不被外国洋人占尽,这是关系国家财政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大事。李鸿章(1823-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