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上》:“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后以“加人一等”指超过常人。唐杨炯《隰州县令李公墓志铭》:“寻丁外艰,哀毁逾制,加人一等。”述宾 比别人超出一等。比
同“子夫入侍”。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
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邻,通“磷”。章炳麟《书苏元瑛事》:“然诸与光汉阴谋者,元瑛辄詈之,或不同坐。䃺而不邻,涅而不滓,其斯之谓欤!”
源见“蒲牢”。本指木制鲸鱼状钟杵,借指钟。宋范成大《馆娃宫赋》:“木鲸吼以清厉,金磬隐其萧瑟。”【词语木鲸】 汉语大词典:木鲸
源见“樗栎”。指劣材,无用之材。唐刘禹锡《洛中酬福建陆判官见赠》诗:“潦倒声名拥肿材,一生多故苦邅回。”
同“鸿案相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丸熊。”【词语鸿案】 汉语大词典:鸿案
源见“秦穆杀三良”。指三良殉葬秦穆公。汉阮瑀《咏史》诗:“误哉秦穆公,身没从三良。”
同“长铗归来”。宋杨万里《武陵春.老夫茗饮小过》词:“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同“坏长城”。明 蔡汝南《岳王墓》诗:“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
用公正来回答怨恨,用恩德来酬报恩德。 旧指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语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