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野狐禅

野狐禅

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载:昔日一老人谈因果,因错解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点化,始得解脱。后以“野狐禅”指外道,异端。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诗:“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


【典源】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每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罢皆随众散去。一日留身不去,师问:‘立者何人?’老人曰:‘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往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云: 不落因果。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师云:‘某甲已免野狐身,住在山后,乞依亡僧烧送。’师令维那白搥告众,斋后普请送亡僧。众皆愕然,斋后众去山后岩中,果见一死野狐,积薪烧讫。”《五灯会元》卷三亦载,中作“某对云: 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

【今译】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每次上堂讲经,总有一老人随众听讲。一天老人听罢不去,对禅师说:“我过去在迦叶佛时,曾住在此山,有人问我:‘有大修行的人,还落入因果吗?’我答:‘不落因果。’因此一语之错,五百年堕为野狐身,今天请大和尚代为下一转语,使我脱野狐身。”禅师说:“不昧因果。”老人顿时大悟,说自己已脱野狐身,请禅师以僧仪烧送。众僧寻至山后,果见一死野狐,积薪火葬。

【释义】 后以此典指外道异端,或非正统的、无根底的说法。

【典形】 老狐生前错、为汝脱狐身、野狐禅。

【示例】

〔老狐生前错〕 宋·陆游《昨非》:“老狐五百生前错,孤鹤三千岁后归。”

〔为汝脱狐身〕 宋·陆游《示客》:“半枕何人游蚁垤,立谈为汝脱狐身。”

〔野狐禅〕 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明·袁宏道《漫兴》之二:“昨来益自喜,信口野狐禅。”


【词语野狐禅】   汉语词典:野狐禅

猜你喜欢

  • 千里眼

    《魏书.杨播传.附杨逸》:“逸为政爱人,尤憎豪猾,广设耳目。其兵吏出使下邑,皆自持粮。人或为设食者,虽仕闇(同暗)室,终不进。咸言杨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北魏.杨逸任光州刺史时,廉政爱民,憎恨属员巧

  • 进履桥边

    同“圯桥进履”。清钱谦益《李太公寿》诗:“赤松 黄石皆仙侣,进履桥边问子房。”

  • 青蝇梦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管辂》:“管辂字公明,平原人也。……(何)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辂曰:‘……又鼻者

  • 倚玉蒹葭

    源见“蒹葭玉树”。喻高攀他人的人。常用为谦词。明汤显祖《牡丹亭.幽媾》:“恨单条不惹的双魂化,做个画屏中倚玉蒹葭。”【词语倚玉蒹葭】  成语:倚玉蒹葭

  • 扬扬自得

    形容得意扬扬的样子。晏子作齐国的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为晏子赶车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向外偷看。只见她的丈夫坐在支撑着大伞的车子上,扬鞭赶着四匹骏马,满脸傲慢得意之色。丈夫回家后,她即提出要同他离婚。她

  • 刘蕡未第

    《旧唐书.刘蕡传》:“是岁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库部郎中庞严为考策官,三人者,时之文士也,睹蕡条对,叹服嗟悒,以为汉之晁、董,无以过之。言论激切,士林感动。时登科者二十二人,而中官当途,考官不

  • 垂云展翅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施展才能。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须臾海运时,羊角抟风,垂云展翅。”

  • 数行并下

    谓读书敏捷,一目数行。《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北史.裴让之传》记其次弟诹之,“尝从常景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

  • 嵇血

    同“嵇侍中血”。明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一言犯威,五刑殉裂;关脑比心,严颜嵇血。”

  • 南山雾雨

    同“南山雾”。明张居正《送杨生南归》诗:“南山雾雨文初变,溟海扶摇翮未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