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过分和不及同样不得其正,谓作事须恰到好处。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个弟子谁更好一些。孔子说,子张的弱点是做事过头,超过了礼的标准;而子夏又过于拘谨,又常常达不到礼的要求。子贡说,这么说来,子张比子夏强一些。孔子说,他俩都一样,做过了头和没有达到一样。

【出典】: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例句】:

《荀子·王霸》:“过犹不及也,譬之是犹立曲木而求其影之狂也。” 唐·韩愈《改葬服议》:“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


主谓 泛指凡事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谓行事须恰如其分。语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镜花缘》14回:“多九公道:‘据老夫看来:这是“~”。大约两耳过长,反觉没用。’”△贬义。用于描写取法不当。→矫枉过正 过为已甚↔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 适可而止 不为已甚 妙不可言 初写黄庭


解释犹:如同。指事情做得过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比孔子小三十一岁。春秋时期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子贡办事通达,善于经商,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常救孔子于危难和困顿。师和商也都是孔子的学生。师即颛孙师,字子张,出身微贱,且犯过罪,后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是孔门忠信的楷模。商即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被后人誉为“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有一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相比较,哪一个贤能?”孔子说:“子张做事常常显得过头,子夏做事常常显得不够。”子贡说:“既然这样,那么应当是子张略胜一筹了。”孔子摇摇头,说:“事情做得过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例句

面对犯罪分子的侵害,不加防卫固然不对,而防卫过当属于过犹不及,也是不对的。


【词语过犹不及】  成语:过犹不及汉语词典:过犹不及

猜你喜欢

  • 邯郸虱

    《韩非子.内储说上》:“应侯谓秦王曰:‘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因梁、郑,所以未王者,赵未服也。駞上党在一而已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战国时,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

  • 乘风归去

    源见“乘风”。表现遗世独立或出世思想。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吴潜《霜天晓角.己未五月九日老香堂送监簿侄归和自昭韵》词:

  • 奇庞福艾

    奇:出众;庞:脸盘;艾:美好。形容人的相貌奇伟有福气。出自唐李勣之事迹。参见“粥炉燎须”。史载,李勋善于用兵,但在每次战斗前选派将领时,都要相其奇庞福艾者遣之。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答道:“没有福气的人是

  • 徐市求药

    指秦始皇派徐市带童男女到海中神山里寻求仙药。后以此典讽刺帝王、方士寻神仙、求不死药等荒诞无稽的事。徐市,一作徐福,字君房。琅玡(治今山东胶南琅玡台西北)人,一说今江苏赣榆人。秦方士,始皇帝二十八年(前

  • 色思温

    待人接物态度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用武之地

    适宜打仗的地方。指战略要地。姚襄(331-357年),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子。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八年(公元352年),父死之后降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为晋将殷浩所

  • 诲淫诲盗

    亦作“诲盗诲淫”。原指咎由自取。背负财物的人,身份低贱,乘坐车辆,与身份不相称,就会招来强盗的抢劫了。粗心大意,不保管好财物,等于教唆偷盗。一个女人,打扮的过于妖艳,是教唆淫乱。后世用以泛指引诱人犯盗

  • 太常醉

    参见:太常妻

  • 少儿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郑)季与主(平阳侯曹寿)家僮卫媪通,生青……卫媪长女君孺,次女少儿。”“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其父霍仲孺先与少儿通,生去病。及卫皇后尊,少儿更为詹事陈掌妻。”少儿是西

  • 人琴俱绝

    同“人琴俱亡”。明徐渭《魏文靖公厄贮以梓匣辄赋》之二:“醉取枯桐操苌楚,人琴俱绝霎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