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赵氏一块肉

赵氏一块肉

指嫡亲骨肉。德祐元年(1275年)10月,元兵分三路向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进军,次年三月元军进入临安。宋恭帝赵、全太后等被俘,押至大都(今北京市)。帝被元世祖忽必烈废为瀛国公。丞相陈宜中、都统制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等于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改元景炎,企图兴复宋朝。元兵向福州进逼,陈宜中和张世杰等用海船载着赵昰向南撤退。几经周折,于景炎二年(1277年)十二月撤至珠江口的井澳,因途中遇飓风,年仅十岁的赵昰惊惧成疾,于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病死。张世杰与陆秀夫又拥立八岁的赵昺为帝,改元祥兴,以广东新会的厓山也叫厓门山(在广东新会南)为据点,准备长期坚持抗元斗争。元朝获悉后派兵于祥兴二年(1279年)向厓山进攻。张世杰率军迎战,坚持到二月间,防线被元军突破。陆秀夫眼看再难逃脱,先让妻子投海自尽,然后背起九岁的赵昺一起投海身亡。许多宫人和官员也跟着投海,在海上浮出的尸休达十余万人。杨太后听说赵昺死了,抚着胸口万分悲痛地说:“我忍受着各种艰难困苦而不死,正是为赵氏存一块肉,现在没有指望了。”说罢,赴海而死。张世杰集合溃军,退至南恩州(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今海陵岛),准备入广南继续战斗,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此灭亡。后人因称仅存的子嗣为“一块肉”。

【出典】:

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附卫王赵昺本纪》945、946页:“大军(元军)至中军(宋军的核心地带),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连结船的绳索),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例句】:

元·张宪《厓山行》:“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猜你喜欢

  • 爱乌因屋

    同“爱屋及乌”。明徐渭《四声猿.女状元》三出:“如今人可讨爱乌因屋休承望,惟失火殃鱼你自当。”【词语爱乌因屋】   汉语大词典:爱乌因屋

  • 殿脚女

    源见“锦帆天子”。指为隋炀帝巡游江都时牵挽龙舟的女子。清赵翼《斋前宝珠山茶艳发》诗:“又如三千殿脚女,锦衣炫服明江干。”【词语殿脚女】   汉语大词典:殿脚女

  • 嵇心懒

    同“嵇康懒”。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斑。”【词语嵇心懒】   汉语大词典:嵇心懒

  • 舞斑衣

    同“舞衣斑”。宋秦观《念奴娇》词:“乱舞斑衣,齐倾寿酒,满座笙歌咽。”【词语舞斑衣】   汉语大词典:舞斑衣

  • 恨入骨髓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九:“不想心中气恼,不曾照管得,足下绊上一交,把锅子打做千百来块,将王屠来恨入骨髓。”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十七回:“蔡哀侯始知中了息侯之计,恨之入骨。”后因以“恨入骨髓”、“

  • 啸父忆鱼

    《晋书.虞潭传》附《虞啸父传》:“啸父少立显位,后至侍中,为孝武帝所亲爱。尝侍饮宴,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邪?’啸父家近海,谓帝有所求,对曰:‘天时尚温,䱥鱼虾鲊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

  • 舞衣斑

    源见“老莱娱亲”。谓孝养父母。明何景明《为李秀才寿母》诗:“百年应自慰,常见舞衣斑。”清归庄《寿王尔然外太舅》诗:“酌酒升堂惭玉润,回看左右舞衣斑。”【词语舞衣斑】   汉语大词典:舞衣斑

  • 寸阴若岁

    寸阴:日影移动一寸,极言时间之短。时间过去了一会儿,却像过了一年一样,形容思念殷切,或日子难熬。韩擒虎(538-592年),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隋大将,屡有战功,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 妆半

    源见“徐妃半面妆”。指徐妃为半面之妆,形容奇特美妙。宋苏轼《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等韵》:“神屠不目全,妙颊惟妆半。”

  • 叶题

    源见“红叶题诗”。谓在红叶上题诗。宋张炎《渡江云.次赵元父韵》词:“惟只有,叶题堪寄,流不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