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可:适宜。 看到合适时机就向前进,碰到危难就向后撤。 指军事上灵活机动,知道可能取胜就进攻,知道不能取胜就退却。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吴子.料敌》:“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汉.荀悦《汉纪.高皇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晋书.钟雅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也单引 ① 〔见可而进〕。宋.吴淑《御边策》:“用奇掩袭,见可而进。”《金史.太宗诸子传.杲》:“赏罚必行,粮饷必继,勿扰降服,勿纵俘掠,见可而进,无淹师期。”


其他 看到事情有利时就进击,遇到危难就后退。汉·荀悦《汉纪·高皇帝纪》:“赵兵出国迎战,~,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褒义。多用于写军事方面的灵活战术。→避实就虚。也作“见可而进”。


【词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成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汉语词典: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猜你喜欢

  • 河清德颂

    同“河清颂”。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更撰个《河清德颂》。”【词语河清德颂】  成语:河清德颂汉语大词典:河清德颂

  • 宣室事

    同“宣室问鬼神”。唐方干《送郑端公》诗:“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

  • 杖端挂百钱

    同“杖百钱”。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诗:“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 辨马之峰

    源见“吴练”。指泰山。唐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境接青畴,俯瞰获麟之野;山开翠屺,斜连辨马之峰。”

  • 屋角成金字

    《北史.斛律金传》:“金性质直,不识文字,本名敦,苦其难署,改名为金,从其便易,犹以为难。司马子如教为金字,作屋况之,其字乃就。”斛律金是个文盲,原名敦,他觉得敦字笔划太多很不易学,就改名为金。但金字

  • 炊琼爇桂

    源见“食玉炊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唐 林宽《献同年孔郎中》:“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并列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唐·林宽《献同年孔郎中》诗:“~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用于物

  • 马尘不及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马尘不及,何先友为?”见“望尘不及”。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何先友为?”【词语马尘不及】  成语:马尘不及汉语大词典:

  • 枕上黄粱

    源见“黄粱梦”。指幻梦,美梦。清李渔《意中缘.先订》:“还只愁洞口胡麻,空做了枕上黄粱。”

  • 柯烂棋

    源见“柯烂忘归”。泛指下棋。元张可久《柳营曲.包山书事》曲:“吟几篇绝句诗,看一局柯烂棋。饥,不采首阳薇。”【词语柯烂棋】   汉语大词典:柯烂棋

  •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人同他作伴。 说明做好事决不会孤立。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南朝.宋.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南朝.梁元帝《金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