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树木因蠹虫多而蛀坏折断,墙因孔隙逐渐增大而倒坏,比喻败类众多,必至败坏国家。《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蠧而不亡者,天下鲜矣!”参见“隙大墙坏”条。


猜你喜欢

  • 黄炉

    同“黄公酒垆”。唐陈子昂《祭孙府君文》:“白马故人,青乌送往,素车永诀,黄炉谁赏?”【词语黄炉】   汉语大词典:黄炉

  • 糜鹿游姑苏

    姑苏: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山上有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或夫差所筑。 麋鹿出游于姑苏台上。 昔日帝王憩息之地,如今只见麋鹿遨游。多用作亡国的象征。语出《汉书.伍被传》:“昔(伍)子胥谏吴王,吴王不

  • 恨之入骨

    参见:恨入骨髓见“恨入骨髓”。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剧于血仇。”【词语恨之入骨】  成语:恨之入骨汉语大词典:恨之入骨

  • 命世才

    《文选》卷四十一旧题汉.李少卿(陵)《答苏武书》:“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中有以“命世之才”赞扬古代名士。后以“命世才”称颂才识卓著之士。唐.皮日休《鲁

  • 钗上燕

    同“钗燕”。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三:“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貌:相貌。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春秋时人,孔子弟子。相貌丑陋,但品行端正。 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的好坏,对澹台灭明这样的人,就判断错了。 表示看人不能仅看他的外貌。语出《史记.孔子弟子列传》:“孔

  • 熊罴之祥

    《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郑玄笺:“大人占之,谓以圣人占梦之法占之也。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虺蛇穴处,阴之祥也,故为生女。”后因以“熊罴之祥”

  • 漆身为厉

    同“漆身吞炭”。厉,癞。金元好问《行斋赋》:“有漆身以为厉,自披发而为狂。”

  • 甘谷士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基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

  • 饥餐属国毡

    源见“苏武节”。形容塞外从军生活极端艰苦。属国,典属国的略称。苏武归汉后封此官。明高启《从军行》:“渴饮疏勒水,饥餐属国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