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膏唇拭舌

膏唇拭舌

以油涂唇,以巾擦舌。这是将唇舌比作刀剑,形容争着要讲攻击人的话。《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飞条:无根据的罪状。


连动 以油膏抹嘴,用布巾拭舌。形容极力使用动听的话语打动人。语出《后汉书·宦者·吕强传》:“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群邪项领,膏唇拭舌,竟欲咀嚼,造作飞条。”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85首:“且又寂处空山,不能向五都之市,收藏之家,~而求之。”△用于描写言谈,含嘲讽意。→鼓唇摇舌


【词语膏唇拭舌】  成语:膏唇拭舌汉语词典:膏唇拭舌

猜你喜欢

  • 小人徇财

    小人为财而牺牲。《庄子.盗跖》:“小人徇财,君子徇名。”

  • 愚者闇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闇:通“暗”。不明白。智者:有见识的人。萌:萌芽,开始。 愚笨的人在事成之后还糊里糊涂;聪明的人在事先就能有所预见。语出《商君书.更法》:“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语

  • 箭驰

    象飞箭似地奔驰。汉代张衡《南都赋》:“总括趋欱,箭驰风疾。”欱( ㄏㄜ hē 呵)啜吸,这是形容江河汇合东趋如海吸百川。唐方干《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诗:“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 北海呼儿

    源见“目无馀子”。形容极其狂傲。清陈学泗《鹦鹉洲吊古》诗:“愤到渔阳聊骂座,狂来北海任呼儿。”

  • 棌椽不斫

    源见“棌椽”。以棌木为椽,不加雕饰。形容俭约。《宋书.乐志三》:“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棌椽不斫。”【词语棌椽不斫】   汉语大词典:棌椽不斫

  • 爱而不见

    爱:“薆”的借字,隐藏。不见:即不现。 意谓隐蔽起来不露面。语出《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唐.张说《送毛明府诗序》:“益赋金谷之诗,远送邯郸之陌。爱而不见,同

  • 竖牛乱鲁

    《左传.昭公五年》:“……南遣使国人助竖牛,以攻诸大库之庭,司宫射之,中目而死(此指仲壬,叔孙豹子)……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叔孙豹私生子)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嫡立庶。又披其邑,将以赦罪。

  • 薤露蒿里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归乎蒿里。故有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

  • 苍梧泪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望帝台。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文上为之斑斑然。”《艺文类聚》“竹”引《湘川记》:“舜巡狩苍

  • 鱼变

    同“鱼化龙”。唐 陈标《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诗:“眼看鱼变辞凡水,心逐鹦飞出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