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炙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同“穆王八骏”。元虞集《闻雁》诗:“应逢穆王骏,春草一长嘶。”
《莲社高贤传》:慧远居庐山东林寺,“有一虎往来,时见形迹,未尝伤人,人号游山虎。”庐山东林寺旁,时有老虎形迹出没。后因用为关于虎的典故。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四《陶山遇雪觉林迁庵主见招不果往》:“山
源见“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明高启《答衍师见赠》诗:“篇成出叩钵,锋疾惊楚僄。”【词语叩钵】 汉语大词典:叩钵
谓将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唐.张说《郑国夫人神道碑奉敕撰》:“传云:去食存信,信而有征。经云:移孝为忠,孝则不匮。”明.朱浙《代洪西淙作赞》:“福
对年长者的尊称,犹今之称老前辈。《史记.匈奴列传》:“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 ㄏㄤˊ háng 杭)也。’”唐代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岂知吾甥不
参见:公干病
秦消灭六国,完成统一,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骃《集解》并列举了这“三十六郡”之名。【词语三十六郡】 成语:三十六郡
同“膏火自煎”。爇,焚烧。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尽人事:尽力干了凡人力所能办到的事。 意谓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干事,至于能否成功,那就听凭天命了。语出宋.胡寅《致堂读书管见》:“尽人事而待天命”后多引作〔尽人事以听天命〕。清.李汝珍《镜花缘》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