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群起而攻之

群起而攻之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小子:门人、弟子。门人弟子都一同起来指责、攻击他。后因以“群起而攻之”形容遭众人反对。

宋.杨万里《李侍郎传》:“自古官官之盛衰,系有国之兴亡。其盛也,始则人畏之,甚则人恶之,极则群起而攻之。”梁启超《违制论》:“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则举国群起而攻之。”


连动 大家都起来攻击他,指责他。语本《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劳埃德在议会讲台上为他的侵略失败做辩解时,一些反对党的议员们纷纷起立提出质问,后来~。”△贬义。多用于针对不得人心的人和事。也作“起而攻之”、“起而诛之”。


【词语群起而攻之】  成语:群起而攻之汉语词典:群起而攻之

猜你喜欢

  • 茶神

    唐代陆羽被祀为茶神。《新唐书.隐逸.陆羽传》:“羽嗜茶,著《茶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陶:塑造。炀突:锅灶烟筒。【词语茶神】   

  • 闻笛感

    同“闻笛泪”。清赵翼《阅邸报同年冯鲁岩总宪病殁诗以哭之》之二:“今日更增闻笛感,同时幕府几人存?”

  • 击蛇笏

    《宋史.孔道辅传》:“(孔道辅)为宁州军事推官(推官,是设立在节度使或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勘问刑狱等事。),数与州将事事。有蛇出天庆观真武殿中,一郡以为神,州将帅官属咸往奠拜之,欲上其事。道辅径前以笏

  • 於陵贫

    源见“仲子灌园”。泛指生活贫困。清程先贞《早秋雨中星来舅携具过访》诗:“於陵贫也原非病,鹅炙重劳食灌园。”

  • 出口入耳

    《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健也?’”谓言出甲口,入乙耳,不为他人所知。《后汉书.张玄传》:“温前执其手曰:‘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何为当然!且出口入耳之言,谁

  • 亦已焉哉

    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东床娇婿

    同“东床佳婿”。《金瓶梅词话》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见“东床快婿”。【词语东床娇婿】  成语:东床娇婿汉语大词典:东床娇婿

  • 玉壶敲缺

    源见“唾壶击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清薛时雨《满江红.感事用鄂王韵》词:“把金樽斟满,玉壶敲缺。”

  • 种梓漆

    《后汉书.樊弘传》:“弘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父重,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所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建武十五年,定封弘寿张侯。”后汉樊

  •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见〔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