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似乎爱好仁义,实际行为却相反。《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居之:以仁人自居。在邦:指为官。闻:虚名。其他 从外貌看很仁道,从行为看无德行。语出《论语
同“莺迁乔木”。唐李咸用《冬日喜逢吴价》诗:“莺迁犹待消冰日,鹏起还思动海风。”【词语莺迁】 汉语大词典:莺迁
椠:古代用以书写的书版。铅:铅条,古代用于书写。拿着书版,带着铅条。即指写作。《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唐.史承节《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耆旧者惟闻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指没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多指坏事)。语出《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唐.沈既济《任氏传》:“每相狎暱,无所不至。”《金史.逆臣传.徒单贞》:“汝若不制汝心,将无所不至
《易.系辞下》:“谦,德之柄也。”后以“谦柄”指谦逊有德行。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德音王泽润,谦柄斗杓㧑。”【词语谦柄】 汉语大词典:谦柄
同“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爵,通“雀”。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奸胥劣绅,且得窥见罅以滋扰累,为渊驱鱼,为丛驱爵,甚非计也。”《文明小史》十三回:“国家平时患无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这些
源见“鸡鸣狗盗”。指卑微的小技。唐韩偓《故都》诗:“掩鼻计成终不觉,冯谖无路斅鸣鸡。”
《荀子.劝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用蓬草生长在很密的麻丛中,也会改变原来弯曲的形态而变得很直;从而说明受教育者在较好的外界条件下,即使本身资质较差,也会得到好的发展。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
同“杨朱泣歧路”。元 苏頔《七佛庵三十韵》:“既兴杨朱悲,复动贾生哭。”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指吃肉的人,引申为高官厚禄者。意谓身居高位,领取丰厚俸禄的人,往往目光短浅,见识鄙陋。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