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续弦胶

续弦胶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传说西海之中有凤麟洲,仙家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胶,名之为续弦胶,又名集弦胶、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连刀剑已断之金。更以胶连续之处,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粘合之处,终无所损。又晋张华博物志》卷三载:汉武帝时,西海国献胶五两,令藏外库。来使身边尚有馀胶半两,从猎于甘泉宫。武帝弓弦断,乃以此馀胶续之,终日不断。帝称奇,因名之为续弦胶。后用为典故,喻指能延续已经中断的事物者。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十二:“一卷生花《天演论》,因缘巧作续弦胶。”


【典源】 晋·张华《博物志》卷二:“汉武帝时,西海国有献胶五两者,帝以付外库。余胶半两,西使佩以自随。后以武帝射于甘泉宫,帝弓弦断,从者欲更张弦。西使乃进,乞以所送余香胶续之,座上左右莫不怪。西使乃以口濡胶,为以注断弦,两头相连,注弦遂相著。帝乃使力士各引其一头,终不相离。西使曰:‘可以射,终日不断。’帝大怪,左右称奇,因名曰:‘续弦胶’。”旧题汉·东方朔《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洲上多凤麟,数万各为群。又有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它处乃断,所续之际终无断也。”

【今译】 汉武帝时,西海国来进贡,其中有一种香胶。后来武帝在甘泉宫打猎,弓弦拉断,从者想另换弦。西海国使者请求用所送的胶来接续,大家都感到惊奇。使者用口将胶濡湿,用来粘接断弦两头,弦相连在一起。武帝让力士各执一头牵拉,始终拉不开。使者说:“可以射箭,整天也不会断。”因此将它命名为“续弦胶”。《十洲记》讲,西海上有凤麟洲,洲上有许多凤凰麒麟。将凤嘴、麟角煮了,煎成膏,名为续弦胶,也称连金泥。这种胶可以接续拉断的弓弦,或折断的刀剑,非常牢固。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感情破裂、缘分拆散等; 也用以借指神奇珍稀的事物。

【典形】 凤胶、凤觜、煎凤觜、煎胶续弦、胶弦、鸾胶、鸾弦、神胶黏、续弦、续弦胶、鸾胶难续。

【示例】

〔凤胶〕 明·陈子龙《送宋辕文应试金陵》:“少年才子正芳菲,凤胶麟角世应稀。”

〔凤觜〕 唐·李商隐《茂陵》:“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者无复插鸡翘。”

〔煎凤觜〕 宋·杨万里《送子上递赴郴州》:“韩秦妙语久绝弦,谁煎凤觜续此篇。”

〔煎胶续弦〕 唐·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麟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

〔胶弦〕 宋·李宗谔《代意》之一:“自是胶弦无续日,不同珪月有圆时。”

〔鸾胶〕 元·李子中《赏花时》:“自阳台云路杏,玉簪折难觅鸾胶。”

〔神胶黏〕 清·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杜诗韩笔见仿佛,凤髓已得神胶黏。”

〔续弦〕 宋·陈师道《绝句》:“斫水水可断,续弦弦可完。”

〔续弦胶〕 唐·杜牧《读韩杜集》:“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词语续弦胶】   汉语词典:续弦胶

猜你喜欢

  • 弓堕

    源见“乘龙出鼎湖”。谓帝王去世或升仙。明何景明《奉和严太史谒泰陵》之一:“鼎成弃万国,弓堕哭千官。”清王士禛《鼎湖原》诗:“轩辕铸鼎此荆山,弓堕龙髯不可攀。”

  • 阮宣钱

    同“阮公钱”。清 姚潜《饮孙子鱼琴来阁同汪度若吴方明曹殷六杜吹旺》诗:“阮宣钱已尽,赖尔破愁颜。”

  • 天实为之

    实在是老天爷这样安排的。 表示非人力所能抗拒。语出《诗.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汉.张衡《大司农鲍德诔》:“命有不永,时不我与,天实为之,孰其能御?”《晋书.郭璞传》:“天实为之,将以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若不能从长计议考虑问题,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元.郑德辉《㑇梅香》一折:“非是我心多,岂不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金瓶梅词话》九回:“人无远虑,

  • 支遁爱鹰

    源见“支公好”。指高人雅士纵情适性的情趣。唐司空图《退栖》诗:“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 瑶姬

    《昭明文选》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巫山之女也。”注引《襄阳耆旧传》:“赤帝女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姚姬”同“瑶姬”。传说炎帝的女儿瑶姬,未嫁而早亡,埋葬于巫山南坡,被

  • 一滴禅

    源见“曹溪一滴”。指佛理妙悟。宋唐庚《梦泉诗》:“虽无十丈花,中有一滴禅。”【词语一滴禅】   汉语大词典:一滴禅

  • 谋谟帷幄

    谟:计策,计谋。帷幄:帐幕,在旁边的叫“帷”,四面合起来的叫“幄”。在军帐中策划。《后汉书.邓禹传》:“制诏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景王薨于许昌,文王

  • 矢三遗

    源见“廉颇善饭”。形容年老体衰。清袁枚《旧痢又作》诗:“老去将身作漏卮,廉颇依旧矢三遗。”

  • 义乌衔鼓

    《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异苑》曰:“东阳颜乌,以纯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兴(举也),欲令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