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死犹闻侠骨香
即使死后剩下一堆白骨,也带着侠气而发出香味。 表示死得有价值。语出晋.张华《游侠曲》:“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明.李贽《焚书.书答.与焦弱侯》:“死犹闻侠骨之香,死犹有烈士之名,岂龙湖之死所可比耶?”也单引〔纵死侠骨香〕。唐.李白《侠客行》:“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即使死后剩下一堆白骨,也带着侠气而发出香味。 表示死得有价值。语出晋.张华《游侠曲》:“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唐.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明.李贽《焚书.书答.与焦弱侯》:“死犹闻侠骨之香,死犹有烈士之名,岂龙湖之死所可比耶?”也单引〔纵死侠骨香〕。唐.李白《侠客行》:“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源见“终军弃?”。指建功立业的大志。唐李咸用《边城听角》诗:“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管城子:毛笔的别名。唐韩愈《毛颖传》云:“秦皇帝使(蒙)恬赐之(指兔)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这里借指读书人。食肉相:意即封侯之相。《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言曰:‘生燕颔虎颈,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后因以“养蒙”谓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唐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词语
《太平御览》卷三八二引《郭子》曰:“许允妇是阮德如妹,甚丑,交礼竟,许允无复入理(名分)。桓范劝之曰:‘阮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宜察之。’许便入见。妇即出,提裙裾停之,许谓妇曰:‘妇有四德,卿有几(德
《宋书.乐志三》三国魏文帝(曹丕)《折杨柳行》:“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三国魏.曹丕在《折杨柳行》中歌唱仙童赠五色丸药一枚,
《后汉书.徐稚传》:“及林宗(郭泰字林宗,他是徐稚的朋友)有母忧(指母丧,旧时称遭父母之丧为“丁忧”),稚往吊之,置生刍(新刈之草,即青刍)一束于庐(即庐墓,古时父母死后,在墓旁搭盖小屋,供服丧者居住
源见“绠短汲深”。比喻才识短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才疏耳。”【词语绠短】 汉语大词典:绠短
同“孝先便腹”。叶玉森《赠李梅盫知事合肥》诗:“孝先腹笥罗五年,刘伶酒德倾百觚。”
源见“蕉鹿梦”。喻虚幻无常之事。清黄景仁《沁园春.王叔庵先生斋头消寒夜燕》词:“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 高。”
源见“宁戚饭牛”。谓贤士未遇、自求用世而发的悲歌。唐李白《笑歌行》:“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