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折磨。 凶恶的人自有比他更凶恶的人去折磨他。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百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元.无名氏《谢金吾》二折:“哎,还说甚恶人自有恶人磨,这都是你自惹的风波。”明.周
《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谓田中没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明毕万《竹叶舟.收秀》:“一身无室无家,半世不稂不莠。”《红楼梦》八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槚( ㄐㄧㄚˇ jiǎ 贾)木。楚:荆木。古时都用作责打学生的工具。【词语夏楚】 汉语大词典:夏楚
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主谓 尽,完全表达出来。所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意思。语出《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颖达疏:“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也。”二春居士《海天鸿雪记》:“
源见“扪虱而谈”。形容谈论者放达不羁。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计屠龙,雄谈扪虱,壮志闻鸡。”
源见“子猷惜此君”。咏竹的典故。唐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同“登徒子”。清李渔《风筝误.艰配》:“尽有那蠢登徒,为着他意惹情牵。”【词语登徒】 汉语大词典:登徒
源见“叶公好龙”。比喻形似而实非的假象。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叶龙图夭娇,燕鼠笑胡卢。”
《周礼.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闾”泛称乡里。宋苏洵《议法》:“比闾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奸大猾束手请死。”【词语比闾】 汉语
参见:忠言逆耳利于行主谓 诚恳劝谏的话,让人听起来不舒服。语本《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廖辉英《红尘孽债》:“‘什么唷,你讲话真是倒退,越讲越刺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