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许由洗耳”。指许由。唐李白《古风》之二四:“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词语洗耳翁】 汉语大词典:洗耳翁
源见“揽辔澄清”。指拨乱反正,使局势安定。宋司马光《西斋》诗:“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朱德《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词语澄清】 汉语大词典:澄清
源见“摸金校尉”。指劫掠者。清顾炎武《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诗:“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
原作“弗与共戴天”,意谓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表示仇恨极深,誓不两立。古人认为,与有杀父之仇的人,应当誓不两立,不在一个天底下生活;与有杀兄屠弟之仇的人,应当携带武器,随时准备械斗;与自己朋友有仇
同“塞翁”。明刘基《病足戏呈石末公》诗:“塞叟于今知匪祸,周鸡从此免为牺。”【词语塞叟】 汉语大词典:塞叟
参见:观涛【词语广陵涛】 汉语大词典:广陵涛
同“郇公厨”。清俞樾《驻云飞》曲:“甘脆肥酿,郇国厨中品最丰。”【词语郇国厨】 汉语大词典:郇国厨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末稍,尖端)立见。今先生处胜(平原君名赵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指没有什么作为)也
同“闭门却扫”。宋陆游《穷途》诗:“全躯希碌碌,扫轨厌纷纷。”【词语扫轨】 汉语大词典:扫轨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深明大义行为端正的人,不因为有的人能言善辩,话讲得好,就认为他有才能而去举用他;也不因为有的人品行不好而对他讲的有道理的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