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文诮
《文选》卷四十三南朝齐.孔德璋(稚圭)《北山移文》唐.吕向注:“钟山在都北。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令,欲却过此山,孔先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
南朝齐孔稚珪为讽刺周颙先隐后仕的虚伪行为,故作《北山移文》。后遂用为讽刺隐士出仕之典。
唐.韦应物《题从侄成绪西林舍书斋》诗:“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文选》卷四十三南朝齐.孔德璋(稚圭)《北山移文》唐.吕向注:“钟山在都北。其先,周彦伦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令,欲却过此山,孔先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
南朝齐孔稚珪为讽刺周颙先隐后仕的虚伪行为,故作《北山移文》。后遂用为讽刺隐士出仕之典。
唐.韦应物《题从侄成绪西林舍书斋》诗:“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谓才力薄弱。多用为自谦之辞,或简称“绵薄”。《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颜师古注:“绵,弱也,言其柔弱如绵。”并列 绵力,微薄的力量。薄材:才能疏浅。宋·王安石《乞免使相充观察使第
《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
同“鹊石”。唐刘禹锡《吐绶鸟词》:“鹤吐明珠暂报恩,鹊衔金印空为瑞。”
唐韩愈《寄卢仝》诗:“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唐卢仝生子,取名“添丁”,意为国家添一丁役,大文学家韩愈寄诗庆贺。后以“添丁”指生男孩。宋陆游《卧病杂题》诗之二:“身叨乡祭酒,孙为国添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於古穷人之梓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旧时谓文人越困穷不得志,写出的诗文越好。宋苏轼《答钱
源见“列子御风”。借指得道仙人。宋苏轼《和陶郭主簿》之二:“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源见“八斗才”。比喻才能平庸一般。清蒲松龄《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生无一斗之才,慵开书卷;坐受五穷之累,羞掷莺花。”
又作“唾掌”。把唾液吐在手掌上。比喻极易办到。《魏书.路思令传》:“有汤武之贤,犹须伊望之佐;尧舜之圣,尚有稷契之辅。得其人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为战地。”《新唐书.褚遂良传》:“讨其逆,
《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与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中国古代祭祀悼亡时,祭者与尸体之间的距离有严格的规定,君近,大夫次之,士最远。尸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