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封鲊”。泛指奉养父母的美食。清 丘逢甲《柬秦子质军门》诗:“思亲梦寄陶公鲊,教子经传尚父钤。”
源见“虢灭虞亡”。泛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明杨慎《滇载记》:“杀虎子而还喂其虎母,分狙栗而自诈其狙公,假途灭虢,献璧吞虞,金印玉书,乃为钓鱼之香饵。”偏正 利用向虞国借路打虢国之名
同“识微”。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并列 能看到事物的苗头而察知它的发展前途。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11:“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褒义。多用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百金之士五万人。”裴骃《集解》引《管子》:“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能破敌擒将为国立功的人是勇士,因以“百金之士”比喻勇士。偏正 ①有才干有作为的人。《史记·冯唐传》:“~十
《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云笈七签》卷四〇:“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千里的引程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源见“蕉鹿梦”。指虚幻的人世富贵。宋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之七:“谁知叹亡羊,但喜有得鹿。”源见“中原逐鹿”。喻称取得天下。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
梓木做的棺。皇帝所用,故称“梓宫”。《汉书.霍光传》:“赐金钱、缯絜、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唐代颜师古注,“以梓木为之,亲身之棺也,为天子制,故亦称梓宫。”《后
《战国策.齐策四》载:战国时,孟尝君使冯谖收债于薛,冯谖焚债契而归,孟尝君怪之,冯谖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事后一年,齐王不用孟尝君,
龚遂和黄霸二人的合称。《汉书·循吏(遵理守法的官吏)传》说:“因此汉朝的优秀官更在汉宣帝时最为兴盛,和国势的复兴是相称的。象赵广汉(?-前65年,任颍川太守)、韩延寿(?-前57年,任东郡太守)、尹翁
若:如,及。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明.李贽《焚书.书答.寄答耿大中丞》:“所谓耻其言而过其行者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