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褒雅音

王褒雅音

雅音:高雅美好的音律。王褒字子渊,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西汉辞赋家。汉宣帝刘询喜欢创作诗歌,想要振兴诗歌韵律,丞相魏相推荐通晓音律的各地人材,宣帝召见并任命为待诏。益州刺史王襄想要对百姓进行风俗教化,听说当地王褒才华出众,请王褒写作了《中和》、《乐职》、《宣布》三首诗,选出歌手依照《鹿鸣》乐曲声练习演唱,来进行政治教化。汉宣帝召见王褒,提拔他任谏大夫。后来太子身体衰弱,记忆力减退,闷闷不乐。宣帝派王褒等人到太子宫中侍奉,每天诵读名篇及王褒写的佳作。等太子病情稳定后,王褒才回去。太子喜欢王褒作的《甘泉》和《洞箫颂》,让后宫嫔妃和侍臣都诵读。后以“王褒雅音”为典,称许他熟悉音律,往往咏吹箫之事。

【出典】:

汉书》卷64下《王褒传》2821、2822、2829页:“王褒字子渊,蜀人也。”“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待诏。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顷之,擢褒为谏大夫。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萧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例句】:

唐·李峤《箫》:“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待御》:“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妃已能传洞箫。”


猜你喜欢

  • 弥天秀

    源见“弥天对”。形容僧人修行高深。唐孟浩然《与张折冲游耆阇寺》诗:“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

  • 韩寿窃香

    同“韩寿偷香”。唐李瀚《蒙求》:“韩寿窃香,王濛市帽。”

  • 以珠弹雀

    比喻作事不权衡轻重,得不偿失。《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偏正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语本《庄子·让王》:“今

  • 冬日

    同“冬爱”。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词语冬日】   汉语大词典:冬日

  • 谈炙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战国时齐人驺衍、驺奭、淳于髡都极善言谈辞令。据《史记》裴骃集解引刘向《

  • 呕心囊句

    源见“锦囊佳句”。指精心写出的佳作。宋刘辰翁《瑞龙吟.和王圣与寿韵》词:“漫肠断,王孙望帝,呕心囊句。”

  • 弦续鸾胶

    源见“续弦胶”。喻却婚另娶。明徐霖《绣襦记.却婚受仆》:“恶姻缘弦续鸾胶,好恩义理宜旌表。愿明王宠锡,五花官诰。”

  • 杞人之忧

    同“杞人忧天”。清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以谦益之将隐也,杞人之忧,不敢以告人,而效其一二于师门,并以为别。”见“杞人忧天”。《孽海花》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些~。”【词语杞人之忧】  

  • 九万风

    同“九万清风”。唐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诗之三:“遐想鱼鹏化,开襟九万风。”

  • 郭丹约关

    《后汉书.郭丹列传》:“郭丹字少卿,南阳穰人也……丹七岁而孤……后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乃概然叹曰:‘丹不乘史者车,终不出关’……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