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兕空多
源见“华元弃甲”。形容战败损失辎重。清 鲍珍《范忠贞公祠》诗:“当年闽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源见“华元弃甲”。形容战败损失辎重。清 鲍珍《范忠贞公祠》诗:“当年闽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参见:无立锥之地见“无立锥之地”。【词语无立足之地】 成语:无立足之地
同“扫眉才子”。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秋风团扇,寄兴扫眉,非沉溺烟花之比。”【词语扫眉】 汉语大词典:扫眉
见“铄金毁骨”。明·王錂《春芜记·宴赏》:“事喜败而忌成,言铄金而销骨。”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之为
《太平广记》卷二二一《袁天纲》:“袁天纲,蜀郡成都人。……天纲瞻之良久曰:‘骨法成就,不异往时,然目色赤贯童子,语浮面赤,为将多杀人,愿深自诫。’后果多行杀戮。”唐朝袁天纲(一作罡)好道艺,精于相术,
源见“宣室召”。指君王对臣子的特殊恩遇。唐 褚秀《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古语有父亲砍好了薪柴,可是他的儿子却背不走。后遂以“以荷析薪”为子继父业之典。《南齐书.张沖传》:“沖故吏青州治中房长瑜谓孜(沖子)曰:
源见“陈陈相因”。又《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颜师古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后因以“陈红”指陈年的太仓粮谷。宋苏轼《再和并答杨次公》:“聊复艤舟寻紫翠,不妨持节散陈红。”宋程
同“盘泣铜仙”。宋刘辰翁《金缕曲.壬午五日》词:“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盘泣露,寺钟语。”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秦师于殽。”《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春秋时,秦伯在殽之战中被晋击败,三年后,复攻打晋国,于茅津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