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江夏黄童

江夏黄童

东观汉记.黄香传》载:黄香,江夏 安陆人,“年十二博览传记,家业虚贫,衣食不赡。舅龙乡侯为作衣被,不受,帝赐香《淮南》、《孟子》各一通,诏令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京师号曰:‘天下无双国士。’”后以“江夏黄童”泛称出类拔萃的人。唐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诗:“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 庞令恐非才。”


【典源】 《东观汉记·黄香》:“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博览传记。京师号曰‘日下无双,江夏黄香。’”“章帝诏黄香令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生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黄香知古今,记群书无不涉猎,兼好图谶天官星气钟律历算,穷析道术。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国士瞻重,京师贵戚慕其声名,更馈衣物。拜尚书郎。”《后汉书·文苑列传·黄香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黄香字文强,年少时即博览群书,无不涉猎,并且喜好天文历法音乐等,知古通今,博闻强记。京师称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下诏让黄香到国家藏书处东观,读所未尝见的书,并对诸生说:“这是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京城的显贵国戚仰慕他的声名,馈赠他不少衣物。拜为尚书郎。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聪颖博学、才华洋溢的年轻人。

【典形】 黄童无双、黄童誉、江夏黄童、江夏无双、天下无双、无双黄郎子、无双誉、黄香才、江夏之童。

【示例】

〔黄童无双〕 清·唐孙华《追挽张烈妇》:“黄童故无双,皎然玉树姿。”

〔黄童誉〕 清·黄景仁《武昌杂诗》之四:“可怜夙负黄童誉,漂泊翻成异地哀。”

〔江夏黄童〕 唐·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江夏无双〕 宋·曾巩《送郑州邵资政》:“江夏无双誉,菑川第一才。”

〔天下无双〕 宋·黄庭坚《次韵元翁》:“常思天下无双祖,得读人间未见书。”

〔无双黄郎子〕 宋·张孝祥 《丑奴儿》:“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邻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

〔无双誉〕 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黄童雅擅无双誉,温峤羞居第二流。”


猜你喜欢

  • 辽东帽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载:三国时魏人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从魏文帝黄初至魏明帝青龙年间,几次下诏书,请他出仕,他都辞不赴命。魏明帝下诏书给青州刺使程喜,询问管宁不奉诏出仕的原因,“喜上言:‘

  • 谢掾未易才

    《晋书.王导传》附《王珣传》:“珣字元琳。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皆未易才也。’”东晋谢玄为桓温掾属,桓温预言他中年必为辅弼重臣。后遂用为称美属员

  • 晏婴宅

    同“晏子居”。明陈子龙《送舒章归家园诗遥和》:“予苦晏婴宅,开户履已盈。”

  • 文字饮

    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后以“文字饮”指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宋王十朋《与郑时敏登楼把酒》诗:“千里相从文字饮,不辞费尽杖头钱。”【词语文字饮】   

  • 宜僚临剑正色

    《左传.哀公一六年》:“(白胜)曰:‘市南有熊相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楚太子建由于遭受奸臣谗言的陷害,流亡国外,被郑人杀死。他的儿子白

  • 悬风槌

    《南史.到彦之传》附《到溉传》:“溉特被武帝(梁武帝萧衍)赏接,每与对棋,从夕达旦。或复失寝,加以低睡。帝诗嘲之曰:‘状若丧家狗,又似悬风槌。’”悬风槌,是嘲笑人坐而欲睡,东倒西歪的样子,恰如槌悬风中

  • 釜底劳薪

    同“爨下劳薪”。周咏《秋怀八首并留别湘中诸友》诗:“认中妖慧焰方盛,釜底劳薪火不明。”

  • 止水为鉴

    参见:止水

  • 朱云节

    源见“朱云折槛”。指刚正不阿之节操。元迺贤《投赠赵祭酒二十韵》:“谏垣屡赏朱云节,宣室重陈贾谊辞。”

  • 人猫

    参见:李猫【词语人猫】   汉语大词典: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