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正鹄

正鹄

古代称箭靶的中心。古代射箭时,设箭靶为目标,正是布上画鸟为靶,鹄是以鹄鸟皮为靶。《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郑玄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鹄。”皆射之的也。后来也泛称正确的目标为正鹄。


【词语正鹄】   汉语词典:正鹄

猜你喜欢

  • 投钱积石水

    同“饮马投钱”。南朝 陈陈叔宝《陇头》诗:“投钱积石水,敛辔交河津。”

  • 莼丝未老

    源见“莼羹鲈脍”。谓莼菜尚嫩,表示秋风初起时节。宋苏轼《送刘攽倅海陵》诗:“秋风昨夜入庭树,莼丝未老君先去。”

  • 监河望贷

    同“监河受贷粟”。明许自昌《水浒记.周急》:“今日若得相怜,不使他监河望贷成虚哄,他情愿把女儿与押司呵,箕帚从容侧室中。”

  • 空中书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晋上虞龙山史宗》:“道人以书付小儿……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耳。’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埭,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

  • 摇唇鼓舌

    原指逞口才从事游说,后则泛指信口开河,夸夸其谈,乱发议论。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孔子知道后,企图以儒家学说说服他。于是便和颜回、子贡一起去拜见他。听说孔子到来,盗跖大怒,圆睁双目,怒

  • 湘妃立蛟脊

    楚.屈原《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兽名,似鹿。水裔,水边。屈原诗意是说,麋本当在山林而在庭中,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这都是君昏国乱而造成的善恶颠倒、处所失当。后因用为咏是非

  • 青衿子

    源见“青衿”。指学子,青年书生。唐陈子昂《登泽州北楼宴》诗:“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明袁宏道《哭刘尚书晋川》诗:“当时稚齿青衿子,平揖方伯古诸侯。”【词语青衿子】   汉语大词典:青衿子

  • 桑土之防

    源见“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见“桑土绸缪”。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至于~,戒备之虑,此自吾之

  • 凫乙辨

    源见“越凫楚乙”。比喻对事物认识不清,判断错误,各执己见。清钱谦益《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之五:“天一诏将凫乙辨,三千牍为鹜行裁。”

  • 痒背仙人抓

    同“背痒仙人爬”。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诗:“病膜谁将宝篦刮,痒背恰得仙人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