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即淮河。中国大河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入长江。枳:常绿灌木,似橘而小,未成熟和成熟的果实分别作枳实和枳壳入药。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叫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 这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常用以比喻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语出《周礼.冬官.考工记》:“橘逾淮而化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贾平凹《观沙砾记》:“反复揣摩石片,想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猜这是地方不同所致。”


猜你喜欢

  • 坐井之诮

    源见“坐井观天”。指眼界狭小、见识有限的讥讽。明袁宏道《狂言别集.寄友人》:“书至此,忽念粤西之行,饱看万里奇山,于卷石何有?断不免坐井之诮矣。”

  • 奏效

    《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后以“奏效”指收效,见效。宋叶適《祭刘阁学文》:“公副杂端,奏效岂多!”【词语

  • 啼红

    源见“玉壶盛泪”。喻指悲伤的眼泪。宋 幼卿《卖花声》词:“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词语啼红】   汉语大词典:啼红

  • 化石妇

    源见“望夫石”。比喻对丈夫坚贞和思念的女子。宋梅尧臣《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山头化石妇,忽变素质光。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词语化石妇】   汉语大词典:化石妇

  • 山形米聚

    源见“伏波聚米”。谓山岭丛聚。金 邓千江《望海潮.献张六太尉》词:“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

  • 飞凫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做官。唐吴筠《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诗:“从此罢飞凫,投簪辞割鸡。”【词语飞凫】   汉语大词典:飞凫

  • 博浪沙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良尝学礼(典章制度)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

  • 锦里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唐李商隐《筹笔驿

  • 鬼信

    《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 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

  • 岩电

    同“岩下电”。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清赵翼《子才过访草堂》诗:“醉后起谈锋,岩电目炯然。”亦用以借指目光。宋陆游《秋夜读书》诗:“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