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垂衣裳治”。前蜀杜光庭《贺圣体渐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万区,恩周品物。”【词语垂裳】 汉语大词典:垂裳
《晋书.陶潜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又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
同“取青拾芥”。《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晋陆翙《邺中记》:“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木凤衔书”称美皇帝传诏。清田从典《拟七
见“玉石不分”。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兵戈既接,~。”【词语玉石难分】 成语:玉石难分
①泛指眉毛。宋柳永《御街行·圣寿》词: “九仪三事仰天颜,八采旋生眉宇。” ②借指帝王容貌。清邹容《革命歌》: “但要救民登衽席,不须八采与重瞳。” ●《孔丛子·居卫》: “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
源见“相濡以沫”。谓给予惠爱。明张居正《吴镜川暨淑人合葬墓志铭》:“与乡人处,恂恂煦濡,不为崖异。”王闿运《王兵备》诗序:“若其艰危,煦濡相从。”【词语煦濡】 汉语大词典:煦濡
源见“潘舆”。旧时奉亲乘坐的板舆。借指居官迎养父母或致仕奉亲归田。宋张先《天仙子.公择将行》词:“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凤飞来圣语。亲舆乞得便藩归。”【词语亲舆】 汉语大词典:亲舆
源见“三缄其口”。谓闭口不言。汉蔡邕《铭论》:“周庙金人,缄口以慎。”隋王通《中说.礼乐》:“汝将闭门却扫欤?不知缄口而内修也。”【词语缄口】 汉语大词典:缄口
源见“三尸”。本指道家所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怪。借指人之私欲邪念。宋范成大《不寐》诗:“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词语彭尸】 汉语大词典: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