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人土偶

桃人土偶

源见“土偶桃梗”。喻指漂泊无定之人。清刘嗣绾《金缕曲.送钱黄山之金陵》词:“我辈浮名漂泊惯,只算桃人土偶。”


猜你喜欢

  • 菽麦不辨

    分不清豆与麦,形容愚笨。《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况仆颇别菽麦者哉。”【词语菽麦不辨】  成语:菽麦不辨

  • 流风遗韵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并列 流传下来的风尚、情趣。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

  • 卖友埋母

    《后汉书.李燮传》:“燮字公德。……擢迁河南尹。时既以货赂为官,诏书复横发钱三亿,以实西园。燮上书陈谏,辞义深切,帝乃止。先是颍川甄邵谄附梁冀,为邺令。有同岁生得罪于冀,亡奔邵,邵伪纳而阴以告冀,冀即

  • 虱胫虮肝

    虱的小腿,虮的肝脏,比喻极其细微。宋玉《小言赋》:“馆于蝇须,宴于毫端,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哜,犹委余而不殚。”哜( ㄐㄧˋ jì 剂):尝。殚( ㄉㄢ dān 丹):竭尽。【词语虱胫虮

  • 入市碎琴

    源见“击碎胡琴”。谓设法见知于世。清徐乾学《北征》诗之七:“入市碎琴易,依人弹铗难。”

  • 三寸舌

    形容能言善辩,娴于辞令。《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

  • 参差竹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王逸注:“参差,洞箫也。”补注:“一作??>。”一说笙名。相传为舜所造排箫。因所用竹管长短不齐,故名。此用指古乐器名。宋.苏轼《次韵王

  • 蓬莱清浅

    同“蓬莱水浅”。宋朱敦儒《桃源行》词:“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清曾国藩《闻客话里中近事》诗:“蓬莱清浅信推迁,回首乡关事可怜。”主谓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蓬莱海水又下降。比喻沧海桑田

  • 颊上三毫

    《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颊,音jiá。顾恺之画裴楷像,在颊上加了三根毫毛,使得观者感到胜过没画这三根毫毛时。后遂以“颊上三毫”来作为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彩的典故。

  • 语妙天下

    见“言语妙天下”条。主谓 形容语言精妙,无与伦比。语出《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宋·陈骙《〈文则〉序》:“方今宗工臣儒,济济盈廷,下笔~,虽与日月争光可,奚以吾子《文则》为?”△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