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指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杞国有一个人,耽心天塌地陷,无处安身,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的一个朋友,很为他整天发愁而担心,便去开导他说。天,是由大气积聚而成,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空气,你伸腿弯腰,呼吸空气,无日不在天中生活,为什么还耽心天塌地陷呢?那个人说,天如真是由积气构成,那么,太阳、月亮、星星不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只是能发光的空气,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着人。杞人又道,那么,地要塌陷又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是由土块堆积而成,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泥土,你举脚走路,整天在大地上行走,何必耽心它会塌陷呢?杞人听了,如释重负,十分高兴。那个开导他的人也如释重负,感到十分高兴。

【出典】:

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例句】:

唐·李白《李太白诗》3《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清·赵翼《瓯北诗钞·绝句二冬暖》:“阴阳调燮何关汝,偏是书生易杞忧。”


主谓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语本《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廖辉英《爱情良民》:“但转念一想,自己未免~,当事者都不想那么多,她干吗如此紧张?”△贬义。多用以表示胡思乱想方面。→庸人自扰。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杞人之虑”。


【典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呲(ci) 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今译】 周代杞国有个人害怕天塌地陷,使其无处安身,以致愁得寝食俱废。另一个人为他担忧,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无处无气。你俯仰呼吸,都是在天的里面,怎么还会怕坠落呢?”忧者说:“天如果是积气,那日月星辰不要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气中有光芒的东西,即使坠落,也不会受伤害。”忧者又问:“那地坏怎么办?”开导者说:“地,不过是积聚的泥土,无处无泥土,充满四方。你行走跳跃,都是在地上,怎么还怕它毁坏呢?”忧者才恍然大悟,高兴起来。

【释义】 后以此典指不必要的、多余的忧虑; 也用以借指皇帝死。

【典形】 杞国痛天摧、杞国忧、杞人忧、杞人忧天、杞天崩、杞忧天坠、杞忧、杞再崩、青天坠、人忧杞国天、天坠忧、忧天、忧天倾、天坠杞人忧、忧天语、杞人思。

【示例】

〔杞国痛天摧〕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武昌西山》:“谪去长沙忧服入,归来杞国痛天摧。”

〔杞国忧〕 唐·刘禹锡《敬宗皇帝挽歌》之二:“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杞人忧〕 明·杨慎《七犯玲珑·半溪李丙》:“壮心休,逃名宇宙,瞠眼尧天荡荡,不抱杞人忧。”

〔杞人忧天〕 清·邵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杞天崩〕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杞忧〕 清·赵翼《冬暖》:“阴阳调燮何关汝,偏是书生易杞忧。”

〔杞忧天坠〕明·张煌言《得故人书至自台湾》:“杞忧天坠属谁支,九鼎如何系一丝。”

〔青天坠〕 元·张昱《感事》:“杞人惟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人忧杞国天〕清·沈元沧《夜雨与友人感赋》:“虚疑世有桃源路,共笑人忧杞国天。”

〔天堕忧〕清·黄遵宪《伦敦大雾行》:“乌知都城不见日,人人反抱天堕忧。”

〔忧天〕 宋·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忧天倾〕 唐·李白 《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词语杞人忧天】  成语:杞人忧天汉语词典:杞人忧天

猜你喜欢

  • 两楹告兆

    源见“夫子梦奠”。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宋范仲淹《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 雾鬓风鬟

    鬓:双鬓;鬟:环形发髻。形容妇女头发的美丽。宋代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花边雾鬓风鬟满,酒畔云衣月扇香。”也用于形容妇女头发散乱蓬松。亦作“风鬟雾鬓。”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 锦绣裹山川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昭宗诏钱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营为衣锦城,石鉴山曰衣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镠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后因以“锦绣裹山川”显示高官显贵荣

  • 作霖人

    源见“傅说霖”。称美济世泽民的重臣。亦指顾惜他人的人。宋 尹词客《玉楼春.浣花溪上风光立》词:“商岩本是作霖人,也使闲花沾雨露。”

  • 长川日夜逝

    源见“逝川”。谓感叹时光流逝,事物变迁。宋范成大《晁子西寄诗谢酒》诗:“长川日夜逝,鬓发空苍浪。”

  • 睚眦之隙

    怒目而视的小怨,引申为小怨小忿。《后汉书.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仇,人在涂炭,各不聊生。”睚:眼角。眦:眼眶。亦称“睚眦必报”,意谓瞪眼睛那样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见“睚眦之怨”。《

  • 快刀斩乱丝

    《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后以“快刀斩乱丝”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钱钟书《围城》三:“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

  • 照魑魅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宣帝被收,系郡邸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采婉转丝绳,系身毒国宝镜一枚,大如八铢钱,旧传此镜见妖魅。”“照魑魅”是指宝镜。为咏镜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逸稿补遗》:《倚剑》:“

  • 士龙

    《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后被成都王司马颖所杀,“时年四十二。”晋代文学家陆机之弟陆云字士龙,与其兄齐名,合称“二陆”。后常用以褒誉人弟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公正来回答怨恨,用恩德来酬报恩德。 旧指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语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