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木罂缻渡军

木罂缻渡军

木罂缻(yīngfǒu英否):木制之盆瓮,用来缚在身上渡河。罂:小口大腹之盛酒器;缻:同“缶”,小口大肚子之盛酒瓦器。此典指韩信用木制盆瓮渡汉军过河,打败魏王豹军队。后以此典比喻军队以简易工具渡河,出奇制胜。魏豹(?——前204年),战国时魏国贵族。陈胜起义时立其兄魏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魏咎被迫自杀。魏豹逃亡至楚,向楚怀王借兵数千人,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项羽大封诸侯,改封魏豹为西魏王。楚、汉战争时,汉王刘邦东出获胜,魏豹以国属汉王,从汉刘邦击楚项羽。汉王刘邦有一次与楚战失利,魏豹回去探望母病,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西岸临晋关(黄河渡口,今陕西大荔县东)之交通,反对汉王刘邦,与楚霸王项羽订约讲和。汉王刘邦派郦食其游说魏豹,没有成功。于是汉王刘邦用韩信为左丞相(百官之长),攻打魏国。魏王豹在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驻扎重兵,封锁临晋关。韩信于是增设疑兵,摆开船只,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前进部队却从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用木制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王魏豹惊惶失措,领兵迎击韩信,韩信于是俘虏魏豹。此典又作“木罂渡军”。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3页:“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封锁)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通“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

【例句】: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卷1《武职》:“韩信用木罂渡军,机谋叵测;田单以火牛出阵,势焰莫当。”


猜你喜欢

  • 驱石驾沧津

    《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 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因

  • 贯口

    源见“贯索”。贯索九星中“牢口一星为门”,故以“贯口”喻指牢门。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十五:“台星落落夜寥寥,咫尺垣墙贯口遥。”贯口遥,谓出狱无期。【词语贯口】   汉语大词典:贯口

  • 象齿焚身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春秋时郑国大夫子产闻知晋国大夫范宣子贪财

  • 怀梦草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三:“种火之山,有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怀其叶,则知梦之吉凶,立验也。帝(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朔(东方朔)乃献一枝,夜果梦李夫人。”因以“怀梦草”

  • 僚弄丸

    源见“宜僚弄丸”。指宜僚弄丸。借指表演神妙的技艺。清 赵 执信《顺流下十八滩》诗:“我身列御风,舟子僚弄丸。”

  • 茂陵多病

    同“马卿多病”。司马相如免官后家居茂陵,因以为称。宋李新《浣溪沙.秋怀》词:“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茂陵多病有谁知!”

  • 惊坐

    《汉书.陈遵传》:“陈遵字孟公。……(遵)所到,衣冠怀之,惟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惊坐,是说惊动在座的人。陈遵因为好客很有

  • 燕毛

    燕:通“宴”,宴饮。古礼祭祀完毕,宴饮开始时,按毛发之色排列长幼的坐次。《中庸》:“燕毛所以序次也。”【词语燕毛】   汉语大词典:燕毛

  • 登垄

    源见“龙断”。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泛指操纵和独占市场,牟取暴利。《聊斋志异.金和尚》:“饮羊、登垄,计最工,数年暴富。”【词语登垄】   汉语大词典:登垄

  • 巖石里

    《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巖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晋.谢鲲(幼舆)曾经说过他比一丘一壑要强些。因此当时名画家顾恺之就画了一幅山水画,把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