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暗箭伤人

暗箭伤人

左传.隐公十一年》:“夏,公会郑伯(郑庄公)于郲(地名,《春秋》隐十一年作时来,《公羊传》作祁黎,地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谋伐许(春秋时中原地区小国名,周时建国,姜姓,后被楚所灭)。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颁发武器)于大宫(太庙)。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公孙阏字子都,郑大夫,颍考叔也是郑庄公的大臣;车,兵车),颍考叔挟輈以走(輈,音zhōu,泛指车),子都拔棘以逐之(棘,古兵器名,通戟),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傅,接近)。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注:蝥弧,郑伯的旗名),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瑕叔盈,郑大夫),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春秋时,郑庄公准备攻打许国,在太庙颁发武器。子都(公孙阏)与颍考叔因争夺兵车而发生争执。颍考叔夺了兵车就跑,子都拔戟追赶没有赶上,非常气愤。后来在七月间攻打许国时,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旗帜抢先登城,子都从城下放暗箭,颍考叔中箭坠城身亡。

后以“暗箭伤人”指乘人不备、暗下毒手。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三十:“客问刘贡父(攽)曰:‘某人有隐过否?中司将鸣鼓而攻之。’贡父曰:‘中司自可鸣鼓儿,老夫难为暗箭子。’客笑而去。”《古今杂剧》元缺名《刘干病打独角牛》二:“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主谓 比喻用阴谋陷害人。语本宋·刘炎《迩言》:“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也,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高阳《粉墨春秋》14回:“但总是先警告,后行动。如今却成了百分之百的~;自是有损国格的一件事。”△贬义。暗中害人之语。 →含沙射影 为鬼为蜮 ↔明火执仗正大光明。也作“暗箭中人”、“暗器伤人”。


【词语暗箭伤人】  成语:暗箭伤人汉语词典:暗箭伤人

猜你喜欢

  • 翰林风月三千首

    翰林:官名。这里指代李白,因李白曾供奉翰林。风月:指吟咏风月的诗篇。 赞美诗人才华横溢。语出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金.刘著《鹧鸪天》:“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

  • 秦女

    同“秦娥”。三国 魏曹植《仙人篇》:“湘娥抚琴瑟,秦女吹笙竽。”唐岑参《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词语秦女】   汉语大词典:秦女

  • 舐犊之爱

    后衍为舐犊情深。犊,小牛,老牛舐小牛,比喻爱子情深。杨彪,字文先,汉司空杨赐子。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献帝时累仕至太尉,录尚书事。其子杨修,字德祖,任丞相府主簿,以有才为曹操所忌,后因故杀之。

  • 覆酒瓮

    同“覆酱瓿”。《晋书.左思传》:“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词语覆酒瓮】   汉语大词典:覆酒瓮

  • 长缨鄙好变邹俗

    源见“邹缨齐紫”。谓上行下效。南朝 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长缨鄙好,且变邹俗。”

  • 木猴而冠

    源见“沐猴而冠”。比喻有名无实,不能成事。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见“沐猴而冠”。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不足谋天下矣。”【词语木猴而冠】  成语:木

  • 太尉营

    同“细柳营”。周亚夫官至太尉,故称。唐罗隐《感旧》诗:“剑佩孙弘阁,戈铤太尉营。”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同“太公钓”。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肚子要痛的。”其他 太公,指周初开国大臣姜子牙,封

  • 虎卖杏

    源见“董奉杏成林”。咏隐者或仙道生活。唐王维《送友人归山歌》:“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

  • 服阕

    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丧三年。三年后除去丧服,称“服阕”。阕:终。汉代应劭《风俗通.十反》:“贫士成冢立祀,三年服阕。”【词语服阕】   汉语大词典:服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