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暮途穷

日暮途穷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后以“日暮途穷”比喻到了末日。《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杨益道:‘蛮烟瘴疫,九死一生,欲待不去,奈日暮途穷,去时必陷死地,烦乞赐教。’”


并列 天色晚了,路也已走到头了。①比喻临近死亡或末日。语出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章炳麟《诘问南京政府一等匿名印电》:“以政府中人而发匿名电报,行同无赖,且效讼棍口吻,不知~之政府,何以嫉妒荒谬至此?”△贬义。多用于表示衰败没落。→日落西山 日暮途远 穷途末路山穷水尽 走投无路 ↔鹏程万里 前程似锦 欣欣向荣 方兴未艾。也作“日暮穷途”、“途穷日暮”。②比喻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多用于表示反抗斗争。


解释途:道路。本义指天色已晚,路也走到尽头。比喻力竭计穷,到了末日。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伍子胥本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太子建另外有一个少傅费无忌,对太子不忠诚,离开太子而去侍奉平王。费无忌害怕有朝一日楚平王死后建太子继位会杀掉自己,就诋毁建太子打算谋反。楚平王因此拷问身为太子老师的伍奢,伍奢据理直言,楚平王却一味偏信费无忌,最终杀掉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追杀太子和伍子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夺得了王位。之后,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破了楚国。

当初,伍子胥逃亡时对好朋友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要守卫它。”等到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楚平王早已死掉,继位的楚昭王逃到了别的国家。伍子胥找不到楚昭王,就挖开楚平王的坟墓,弄出他的尸体,鞭打三百下,才算了结。申包胥逃到了山里,派人对伍子胥说:“你的复仇恐怕已经太过分了吧。古语说,人多就能胜天,但天也一定能灭人。你原来算楚平王的臣子,亲自面向北而侍奉过他。现在竟然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难道不是没有天理到极点了吗?”伍子胥说:“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我好像是一个太阳快要落山而路途仍很遥远的行路人,因此才做和常理相违背的事情。”后来伍子胥因为屡次劝谏吴王夫差,又遭到谗言,被赐自杀。

近义山穷水尽

反义柳暗花明

例句

他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境地了。


【词语日暮途穷】  成语:日暮途穷汉语词典:日暮途穷

猜你喜欢

  • 托孤寄命

    指托付幼君和代行国君政令的重任,《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六尺之孤:指幼小的君主,古代尺短,故六尺长形容未成年。百里:古时诸侯封疆不超过

  • 子野之聪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认为,即使有离娄明亮的目力,有公输子那样灵巧的技术,如

  • 文通残锦

    源见“残锦”。比喻残剩的才思。亦以谦称自己的诗文。清赵翼《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诗:“欲将文通残锦赠,君才自有天机縠。”主谓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语本《南史·江淹传》载: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

  • 端康相代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康字元将,亦京兆人。……端(韦端,韦康父)从凉州牧征为太仆,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东汉末,韦端自凉州牧征为太仆,其子韦康代父继任为凉州刺史。后因

  •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愆( ㄑㄧㄢ qiān ):过失。忘:读妄。率:遵循。由:沿袭。旧章:旧法度。 没有过失,也不妄为,事事遵循老法旧章。 形容人循规蹈矩,照章办事。语出《诗.大雅.假乐》:“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

  • 金掌露

    同“金茎露”。唐张九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诗:“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 木作肠

    同“木人石心”。清黄景仁《十四夜宴程澂江学使者座》诗:“千金共说盐为笑,一曲能回木作肠。”

  • 溺沮耕养

    同“沮溺耦”。宋苏轼《又次韵游小云居》:“永远林栖真有道,溺 沮耕养亦忘情。”

  • 一鼓气无前

    源见“一鼓作气”。形容锐气最为旺盛。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诗:“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

  • 求马唐肆

    《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后以“求马唐肆”比喻求非其所,劳而无功。清夏燮《中西纪事.申明烟禁》:“使挟绮罗以干田舍村庄,操酒肉以啖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