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敌于天下

无敌于天下

原为孟子颂扬仁政之语,后则泛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孟子认为,尊重和使用士人,发展工商,减免赋税等五项是衡量一个国君是否实行“仁政”的五项标准。他说,如果能做到上述五点,那么,邻国的老百姓便会对那里的国君象父母一样爱慕。假如别国要来进犯,也就好象带领他的儿女去攻打他们的父母一样。从有人类以来,是没有能够成功的。这样,在天下就没有敌手。天下无敌的人,就是上天派到下界的使者。要是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例句】:

罗贯中《三国演义》64回:“(曹)操谓(张)松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操大怒。”


见“天下无敌”。


【词语无敌于天下】  成语:无敌于天下汉语词典:无敌于天下

猜你喜欢

  • 镜台自献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温公(温峤)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曰:‘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年,何

  • 胆小如鼠

    比喻人的胆子小。本是萧衍责拓跋庆和的话。拓跋庆和,北魏汝阴王天赐的孙子,任东豫州刺史时,恰逢萧衍攻城,他举城而降,被衍封为北道总督、魏王。后北魏出师讨伐,他又望风退走。于是,衍责备他:“言语灵如百舌,

  • 为富不仁

    原指一心求利,就不可能为别人着想,使别人受益,后则用以形容富人刻薄成性,唯利是图。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说,老百姓的生产活动不能忽视。老百姓的一般情况是:有固定的产业才有稳定的思想,没有固定的

  • 乌鸦与喜鹊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见〔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 非非想

    源见“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唐寒山《诗》之二一五:“假使非非想,盖缘多福力。”亦指不切实际的幻想。康有为《寄赠王幼霞侍御》诗:“焰摩欢乐非非想,博望幽忧故故疑。”【词语非非想】   汉语大词

  • 盏里圣贤

    源见“中圣人”。指杯中酒。宋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词:“盏里圣贤,壶中天地,高兴更谁同?”

  • 山阳作

    同“山阳赋”。唐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 华胥一枕

    源见“华胥梦”。犹言幻梦一场。宋李曾伯《西江月.再和宜兴山间即事》词:“归欤闭户饱藜羹,世事华胥一枕。”

  • 射熊

    《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简子

  • 宝月

    即明月。南朝梁吴筠《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随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越:春秋时国名,在今浙江一带。随:春秋国名,在今汉水东边。大蛇曾衔明月珠于江中以报随侯。魏:战国时国名,在今山西一带。楚,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