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选烂,秀才半

文选烂,秀才半

北宋谚语,讽刺科举制度下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其他 文选,指《昭明文选》。熟读《文选》,便可以成为秀才。讽刺科举取士的话。现也含有熟读诗文对写作有益之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8:“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意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用于讽刺科举取士或描写熟读诗文对写作的好处。→熟能生巧 得心应手


文选烂,秀才半”是北宋时期的谚语,意为只要熟读了 《文选》这部书,就可举秀才了。

为什么熟知 《文选》就可成为半个秀才呢? 这当然是对当时科举制度的一种讽刺了,因为取得 “秀才”资格只要这样一部书就够了。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国初尚 《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 ‘王孙’,梅必称 ‘驿使’,月必称 ‘望舒’,山水必称 ‘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 ‘《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 ( xī) 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 ‘苏文熟,吃羊肉; 苏文生,吃菜羹

文选》,《昭明文选》之简称,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而成。选录了先秦自梁的诗文辞赋,为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有六臣注、李善注,以李注为长。研究 《文选》的学问今已号称为 “选学”。“文选烂,秀才半”虽是对当时科举制度 “死读书”的一种嘲讽,然而熟读 《文选》却也是做学问、研究古代文化的一种基本功之一。所谓 “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得当是秀才”,也是就基本功而言的。


【词语文选烂,秀才半】  成语:文选烂,秀才半汉语词典:文选烂,秀才半

猜你喜欢

  • 多财善贾

    见〔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见“多钱善贾”。于敏《第一个回合》:“俗话说:“长袖善舞,~,生活之于创作是多多益善。”【词语多财善贾】  成语:多财善贾汉语大词典:多财善贾

  • 东山谢氏

    源见“东山再起”。本指谢安,后借指隐士、名流。宋贺铸《南乡子》词之二:“柳岸舣兰舟,更结东山 谢氏游。”【词语东山谢氏】  成语:东山谢氏汉语大词典:东山谢氏

  • 窥管

    同“管窥蠡测”。晋陆云《与陆典书》:“所谓窥管以瞻天,缘木而求鱼也。”《云笈七籤》卷十五:“不惭窥管之微,辄呈酌海之见。”【词语窥管】   汉语大词典:窥管

  • 锦囊还矢

    源见“锦囊三矢”。指破敌复仇凯旋告捷。柳亚子有《十一月二十九日为邓择生先烈殉国南都十六周忌辰赋诗遥奠锦囊还矢仇头告庙之日知不逾明岁今朝矣》诗。【词语锦囊还矢】  成语:锦囊还矢汉语大词典:锦囊还矢

  •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事奉王侯,乐意做自己愿做的事,以保持自身品德的高尚。语出《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晋.葛洪《抱朴子.嘉遁》:“是以高尚其事,不仕王侯,存夫爻象,匹夫所执,延州守节,圣人许焉。”也单引 ①

  • 弊盖

    源见“弊帷”。借指狗死。唐温宪《唐故集贤直院官荣王府长史程公墓志铭》:“昭献常所幸犬名庐儿,一旦有弊盖之叹,上命公图其形,官中畋犬见者皆俯伏。”【词语弊盖】   汉语大词典:弊盖

  • 太湖精

    《全唐诗》一三二李颀《赠张旭》:“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唐代书法家张旭,善草书,性体旷达,又嗜酒,每当酒醉时,辄呼叫狂走,乃下笔作书,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之后,自视所书,以

  • 冷面寒铁

    明代周新,南海(今属广东)人。洪武年间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于断案著称。成祖即位后,他出任监察御史,秉公奉法,正义直言,对不称职的官吏多所弹劾。由于他铁面无私,使得皇亲贵戚很是恐惧害怕,将

  • 事半功倍

    用力小而收效大。《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六韬.龙韬.军势》:“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 禁指

    汉班固《白虎通.礼乐》:“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后因以“禁指”谓琴禁淫邪之意旨。元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折:“这琴,他教我闭门学禁指,留意谱声诗,调养圣贤心,洗荡巢 由耳。”【词语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