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敢死之士

敢死之士

指李同向平原君赵胜建议,尽散家财,募集勇敢不怕死之人三千名,冲击围城的秦军。后以此典比喻勇敢不怕死的突破手和勇士。李同:本名李谈,因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为避讳,改“谈”为“同”。李同的父亲是邯郸(今河北邯郸)城内管理官办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传舍”官吏。秦军围困邯郸城,楚国、魏国答应分派解救赵国的救兵还没有到,秦军加紧围攻邯郸,邯郸快要守不住,平原君赵胜很是忧虑不安。这时,李同说:“邯郸的老百姓,用死人枯骨当柴烧,把儿女交换着吃,这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了!”“现在您真能命令夫人以下人员编入士兵行列,分担一份守城劳动,把家里所有财物都犒赏战士,战士们正当忧愁痛苦时候,是容易赢得他们感戴的。”当时平原君听从了他的意见,得到敢死队员三千人。李同就和这三千人冲击围城的秦军,秦军被打后退三十里。正好遇着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到,秦军于是就撤走了,邯郸又保存下来。李同战死,封他的父亲为李侯。此典又作“敢死”。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9页:“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xiǎng想,通“饷”,犒赏)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地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侯。”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偏正 敢,勇敢。士,士兵。为完成最艰巨的战斗任务,而不怕死的勇士。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得敢死之士三千人。”[例]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同志,他们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爱国心所驱使。△用于描写勇敢无畏。


猜你喜欢

  • 月下老儿

    同“月下老人”。《红楼梦》五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那怕隔着海呢,若有姻缘的,终久有机会作成了夫妇。”见“月 下老人”。《红楼梦》57回

  • 复陂谣

    源见“陂坏当复”。指修复水利的童谣。宋范成大《围田叹》诗:“安得能言两黄鹄,为君重唱复陂谣。”【词语复陂谣】   汉语大词典:复陂谣

  • 奔驹促

    源见“白驹过隙”。形容时光流逝迅速。南朝 陈辛德源《短歌行》:“忽念奔驹促,弥欣执烛游。”

  • 金华殿语

    《世说新语.言语》:“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此处“金华殿之语”是指汉时班伯在金华殿中听郑宽中、张禹朝夕入朝讲说《尚书》

  • 身全木雁间

    源见“木雁”。表示中庸处世。宋程俱《葺蜗庐吴下用叶翰林见寄诗韵作》:“明知计出柏马下,正拟身全木雁间。”

  •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会做生意的商人把宝货隐蔽起来,表面上好像空无所有。 比喻有修养有才能的人,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司马贞索隐:“良贾谓善货卖之人。贾,音

  • 陡岵陟屺

    意指游子思念亲人,屡次登山瞻望家乡。《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尚)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尚)慎旃哉!犹来

  • 面命耳提

    同“耳提面命”。宋刘克庄《拟撰科诏回奏》:“词意有未稳处,仰荷明主亲洒奎画,不啻面命耳提。”见“耳提面命”。宋·刘克庄《拟撰科诏回奏》:“词意有未稳处,仰荷明主亲洒奎画,不啻~,谨以览赋。”【词语面命

  • 吾无隐乎尔

    我对你是没有任何隐瞒的。 后表示一切纯任自然,无待人为。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太史黄庭坚居士》:“

  • 击筑人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明陈子龙《春晚王京兆邀游城南韦园》诗之三:“我思击筑人,萧条千里暮。”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三更忽遇击筑人,无故悲歌必有因。”【词语击筑人】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