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放枭囚凤

放枭囚凤

后汉书.刘陶传》:“(刘陶因上疏弹劾宦官祸国,反被诬“通贼”,冤死狱中)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三司,即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光和五年(公和,汉灵帝年号,五年为公元一八二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谣言,百姓的风谣。举,称引,提出)。时太尉许轇(音yù)、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内官,宫廷内皇帝周围的臣僚,比指宦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汙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糺(同纠,举发检查)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人诣阙陈诉,耽与议郎曹操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率,音shuài,大都。党,偏向),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其言忠切,帝以让(责)轇、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宦官怨之,遂诬陷耽死狱中。”

东汉时,灵帝下诏令公卿大臣根据百姓的检举揭发,要惩治一批坑害人民的贪官污吏。以太尉许轇、司空张济为首的大官僚,却勾结宦官,行私舞弊,不但对贪官污吏不敢过问,为虚以塞责,反而抓了一批清廉有能为的地方官。司徒陈耽和议郎曹操,向汉灵帝上言指出,许张颠倒黑白,实际干了“放枭囚凤”的勾当。枭,用比贪官污吏;凤,用比有德才的廉正官员。后因用为虐仁而纵暴的典故。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放枭囚凤,虐仁纵暴奚为;用蚓投鱼,得重弃轻应尔。”


并列 枭,鸱鸮,猫头鹰一类恶鸟。放走鸱鸮,并关进凤凰。比喻纵容凶恶,虐待贤人。《后汉书·刘陶传》:“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多用于情状方面。


【词语放枭囚凤】  成语:放枭囚凤汉语词典:放枭囚凤

猜你喜欢

  • 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即“如何”,犹言“怎么”。勿:不。 怎么不想念!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思念深切。语出《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明.谭元春《哭徐乾之文》:“吾弟云:‘无论乾之他事,即一河

  • 鸿磐

    源见“鸿渐”。又《易.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王弼注:“磐,山石之安者,少进而得位,居中而应本无禄养,进而得之,其为欢乐愿莫先焉。”后因以“鸿盘”谓稍有升迁即安于其位。明高濂《玉簪记.促试》

  • 富贵非吾愿

    富贵不是我的心愿。 表示不慕荣利,胸怀淡泊。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明.高则诚《琵琶记.官媒议婚》:“鳌头可羡,须知富贵非吾愿。”

  • 熊丸之教

    《新唐书.柳仲郢传》载:柳仲郢幼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吞咽,以苦志提神。后以“熊丸之教”为贤母教子的典故。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

  • 太乙藜

    同“太乙燃藜”。清顾炎武《拟唐人五言八韵.班定远投笔》:“太乙藜初降,兰台露未晞。”【词语太乙藜】   汉语大词典:太乙藜

  • 咬文啮字

    见“咬文嚼字”。清·朱焘《北窗呓语》:“酒场遇不读书人,所行觞政,切不可~,兼以诗词困人。”【词语咬文啮字】  成语:咬文啮字汉语大词典:咬文啮字

  • 跨凤侣

    源见“乘鸾”。指佳偶。元沈禧《一枝花》套曲:“会见悬鱼袋,行看佩虎符,锦毰毸人跨凤侣,金蹀躞马骤龙驹。”

  • 厉水之道

    《列子.说符》:“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龞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错意,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巧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

  • 报嗣

    同“报施”。《后汉书.西南夷传》:“蛮夷贫薄,无所报嗣。愿主长寿,子孙昌炽。”【词语报嗣】   汉语大词典:报嗣

  • 戏彩娱亲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又《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师觉授《孝子传》:“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