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改过自新

改过自新

指汉文帝对吴王刘濞(bì壁)宽大赦罪,使他改正过错,重新做起。后以此典比喻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刘濞(前215年——前154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刘邦侄子,封吴王,领地东阳郡(今安徽省境)、鄣郡(今江苏省西南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西北部)、会稽郡(今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大部)。他儿子刘贤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朝见汉文帝,陪伴皇太子刘启饮酒、博戏,博戏中争执起来,吴太子刘贤对皇太子刘启不恭顺,皇太子刘启拿起博戏器具击死吴太子刘贤。于是朝廷把吴太子刘贤灵柩遣送回吴国(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吴王刘濞怨恨说:“天下都是刘家的,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来安葬呢!”又把吴太子刘贤灵柩送回长安安葬。从此吴王刘濞逐渐失去封国藩王之礼仪,借口有病不去长安朝见汉文帝。汉文帝宽恕他的过错,赏赐吴王刘濞几案和拐杖,示意他年老不必来长安朝见。后来,汉文帝死,皇太子刘启继位为汉景帝。御史大夫(管监察、执法、重要文书图籍,位仅次于丞相,并和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晁(cháo潮)错在奏章中说:“如今吴王因为从前有吴太子刘贤事件之嫌隙,假装害病,不来朝见,按照古代法律应该处死,汉文帝不忍心,还赏赐几案和拐杖,恩德极其深厚,吴王刘濞应当改过自新。”此典又作“过改自新”。

【出典】:

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2823、2825页:“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古代游戏)。”“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dǐ底,掷击)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yùn运。怨恨)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赐吴王几、杖,老,不朝。”“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郄(xì戏,通“隙”,嫌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例句】:

唐·白居易《议肉刑》:“其欲废之者,则曰:‘刻肤革,断支体,人主忍而用之,则恺悌侧隐之心,乖矣。’此缇萦所谓虽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由者也。” 元·施惠《幽闺记·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逢颁大赦,改过自新,作个清平无事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80回:“子能改过自新,弃越归吴,寡人必当重用。” 清·李绿园《歧路灯》14回:“谭大兄在日,毫无失德,世兄终为全器。此时不过童心未退,能知聆教,将来改过自新,只在一念。”


见“改过从新”。


【词语改过自新】  成语:改过自新汉语词典:改过自新

猜你喜欢

  • 济川舟楫

    同“济川舟”。宋刘一止《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词:“许国精忠,试此日傅岩济川舟楫。”

  • 荐相如

    源见“狗监揄扬”。谓举推人才。唐武元衡《春暮郊居寄朱舍人》诗:“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宋石孝友《西江月》词:“而今谁复荐相如,拔剑茫然四顾。”【词语荐相如】   汉语大词典:荐相如

  • 惊座

    亦作“惊坐”。满坐为之震惊。《汉书.陈遵传》:“(陈遵)所到,衣冠怀之,惟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词语惊座】   汉语大词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传说羚羊夜宿时,将角悬挂树上,足不着地,猎人因此寻找不到它的踪迹。 常用以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着形迹。语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

  • 醉翁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僊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于滁州为政以宽著名,又值年岁

  • 继晷焚膏

    见“焚膏继晷”。明·邵璨《香囊记·庆寿》:“青云梦杳,且就学趋庭,~。”【词语继晷焚膏】  成语:继晷焚膏汉语大词典:继晷焚膏

  • 鹿啣花

    宋.刘斧《青琐高议.鹿啣牡丹》:“宫中牡丹品最上者御衣黄,次曰甘草黄,次曰建安黄。次皆红紫,各有佳名,终不出三花之上。他日宫中贡一尺黄,乃山民王文仲所接也。花面一尺,高数寸,只开一朵,绛帏笼护之。帝未

  • 青藜照牖

    同“青藜照阁”。宋刘克庄《浪淘沙》词:“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

  • 望帝化鹃

    源见“望帝啼鹃”。借喻亡魂。用写悼亡的悲哀气氛。明张煌言《祭监国鲁王表文》:“穆王驭骏以来归,已孤此愿;望帝化鹃而犹在,莫慰馀思。”

  • 驰心魏阙

    源见“子牟恋魏阙”。谓思恋朝廷。唐白居易《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制》:“自移部荆门,驰心魏阙;增修职贡,益励忠勤。”